其實,遼兵們想錯了。
百姓們之所以紅著眼,純粹是一夜沒睡。
楊文廣太狠,給他們許諾的太多,多到超乎了他們的想象,他們的心早就飄在了戰場上,飄在了遼兵的脖頸上,哪還有心思睡覺。
他們是真的不怕死。
因為他們是草原法則上培育出來的人。
當年遼皇耶律隆緒親自率領五十萬重兵侵入到西夏,西夏王李德明就是憑藉著全民皆兵,硬生生的將遼皇耶律隆緒趕出了西夏。
當初西夏王李德明給他們的許諾是,趕走了遼兵,可免除一年重稅,各族將士在戰爭中折損馬匹,可以不用依照長生馬的規矩賠付。
就這麼一點點簡單的承諾和恩賜,就足以讓他們拼命了。
大宋給的那麼多,足以讓他們發瘋。
雙方衝到了近前,短兵相接,殺成了一團。
遼兵仗著矢鋒陣的緣故,殺進了百姓們當中,大肆的收割著百姓們的性命。
起初他們殺的十分暢快,殺的十分順利。
可是越殺,他們覺得越不對勁。
因為百姓們似乎殺不完。
他們憑藉著軍陣和兵甲的優勢,以一敵二,輕而易舉。
可碰上了四個、五個,乃至於十個百姓以後,瞬間就落入到了下風。
他們砍死一兩個百姓容易,可是超過了五個以後,立馬就感覺到了沉重的壓力。
遼國兵馬感受到的壓力很大。
張儉和吳叔達感受到的壓力更大。
當黑山威福府南牆後面湧出的百姓超過十萬的時候,他們就已經皺起了眉頭。
當黑山威福府南牆後面湧出的百姓超過了十五萬的時候,他們兩個臉色變得十分難看。
隨後,根本沒有多少時間讓他們反映。
黑山威福府南牆後面的百姓,一湧而出。
不是百姓們不按照順序來,而是後面的百姓們實在等不了。
遼兵總共就只有二十萬。
可他們足足有八十萬人。
出去的早了,自然能強到人頭脫籍,出去的晚了,毛也搶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