敵人想要進軍,除了攻城,別無他選。
繞道而行幾乎不可能。
所以在大宋其他地方,可以藉著城池,將敵人擋在大宋之外。
往往一座雄關雄城,能讓敵人望而卻步。
但是黑山威福府不同。
黑山威福府所處的位置在平原上,四處都是一馬平川。
遼兵可以不用攻打黑山威福府,就出現在黑山威福府府城的後方。
所以楊文廣要阻止敵人進入大宋,只能出城迎敵。
就在楊文廣調遣鎮北軍同時,城外的遼兵已經稍作了休整,黑壓壓的逼了過來。
楊文廣立馬吩咐親兵,“去看看王義那邊準備的如何?”
親兵答應了一聲,快速的下了城頭。
沒過多久以後,親兵就返回了城頭,對楊文廣道:“大將軍,王將軍那邊已經準備妥當了。”
黑山威福府的人,大部分都居住在府內。
早在鎮北軍的斥候探查到了遼兵的動向以後,楊文廣就下令讓那些在城外種田的、放牧的百姓退回了城裡。
所以王義召集百姓很容易。
再加百姓們中間多是軍屬,或者是退出了軍務的將士,又或者是曾經西夏的兵卒。
所以他們很熟悉軍中的那一套。
一通鼓聲以後,不需要王義多說什麼,百姓們已經自覺的匯聚到了城內的校場。
王義需要做的,就是給他們分發兵刃。
其他的什麼也不用多做。
臨時任命軍官之類的事情,存粹就是多餘。
黑山威福府是軍管府,所以府內百姓編戶的時候,採用的都是軍中的那一套。
召集起來以後,原先的甲長,會擔任軍中的什長,各巷管事,會擔任軍中的部頭,各大巷管事會擔任軍中的營正。
以此類推。
所以黑山威福府內的百姓,召集起來容易,用起來也容易。
楊文廣在得知了王義已經召集起了百姓以後,便沒有在多言。
他下了城頭,跨坐在了馬背上。
在遼兵即將抵達黑山威福府府城前的時候,率領著兵馬毅然決然的衝出了黑山威福府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