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是剛剛分封了諸王,削弱了大宋的軍事實力,狄青等一眾能征善戰的要鎮守在遼地。
趙禎恐怕早就派人去搶了。
講道理?
講仁義?
大宋很早之前就不講了好不好?
現在的大宋,能動手,就絕對不吵吵。
寇季有些哭笑不得的道:“官家,交趾郡王在我大宋攻打遼國的時候,好歹派遣兵馬出了一份力。
對我大宋也算仁義。
冒然興兵的話,實在不妥。
再加上如今交趾境內有一部分百姓是從我大宋遷移過去的。
我們若是興兵,他們難保不會成為質子。
有可能還會為了交趾的田產、糧食,幫著交趾郡王對付我們。
民以食為天,百姓們為了田產和糧食,是會拼命的。
所以現在我們能交涉就交涉,交涉不了再打也不遲。”
其實寇季也是那種能打的時候儘量不吵吵的性子。
只是交趾是曹利用打下來的。
曹利用明裡暗裡幫著寇季和大宋做了不少事情。
對大宋也算是勞苦功高。
寇季不願意卸磨殺驢。
所以才沒有興兵,反而選擇了置換。
寇季相信曹利用知道輕重,也相信曹利用不會在他的要求下,死佔著交趾不放。
畢竟,對於趙禎而言,能選的糧倉不多。
可是對於已經開闊了視野的曹利用而言,他能選的太多了。
他完全沒理由為了一處交趾,選擇跟大宋死磕。
曹利用也是擔任過大宋樞密使的人,也是經歷過許多大場面的。
怎麼可能不明白如今的大宋和交趾,誰強誰弱。
也正是因為如此,寇季才願意給曹利用一些東西,讓曹利用主動讓出交趾。
趙禎聽到了寇季此話,乾笑了一聲,“是朕失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