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事堂三宰,有兩個人已經堅定的支援趙禎繼續募兵了,他就算是再反抗,也是無用。
雖說那二人的權柄不如他。
可兩個人一起發聲,總是強過他。
呂夷簡幾乎可以肯定,在大宋沒有徵滅交趾之前,王曾和蔡齊都會堅定的站在趙禎一方。
民間有句話,叫做民以食為天。
糧食對大宋百姓而言,就代表著一切。
王曾和蔡齊這種心懷百姓的官員,絕對不會錯過一個大糧倉的機會。
像是蔡齊這種講原則的人,為了讓大宋得到交趾這個大糧倉,都還是無腦的支援趙禎成百萬成百萬的募兵了,其他人就更不用多說了。
呂夷簡一瞬間感覺到心都涼了。
他感覺趙禎就是在逼他,逼他離開中樞。
呂夷簡在滿朝文武注視下,邁著沉重的步子走到了御階前,對趙禎鄭重一禮,沉聲道:“官家,朝廷此前已經募兵兩百萬,募兵期間的艱難,官家透過各地奏報上來的文書,應該能瞭解到。
臣也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招募到了一百四十萬兵馬。
再募一百萬,臣沒辦法做到。
臣也相信朝野上下,沒有人能做到。”
趙禎聽到此話,眉頭一挑。
滿朝文武聽到此話,神色各異。
呂夷簡這話什麼意思,趙禎和滿朝文武心裡都清楚。
呂夷簡是在告訴趙禎,朝野上下沒人能招募一百萬兵馬。
趙禎若是要寇季接替他的位置的話,那寇季就得招募齊全一百萬兵馬。
若是招募不全,那就不是他呂夷簡無能,而是趙禎刻意為難和打壓他呂夷簡。
王曾聽出了呂夷簡話裡的深意,忍不住開口道:“老夫可以嘗試一二……”
呂夷簡看向了王曾。
目光犀利。
似乎在質問王曾,為何要保寇季。
王曾沒有理會呂夷簡的目光。
他為何保寇季,他心裡清楚。
寇季做事的手段或許激烈了一些,但是大宋朝有很多事情,非寇季不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