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官們在呂夷簡的謾罵下,王曾的解釋下,乖乖離開了皇宮。
韓地的歸屬,那是屬於一個政治是否正確的問題。
韓地既然已經被大宋徵得,那它就是屬於大宋的。
即便是它被分封出去了,它依然是大宋的疆土。
認可它的,就是政治正確。
不認可它的,就是政治錯誤。
吵吵鬧鬧的給百姓一種韓地被分封出去以後,就不是大宋疆土的錯覺。
那是會捱打的。
文官們在離開了皇宮以後,立馬趕到了寇府去拜見寇準。
對於寇準表現出的高潔,他們必須稱頌、讚揚。
一時間,寇府的客人絡繹不絕。
一直忙活到秋日臨近。
秋日是一個悲傷的季節。
因為秋日總是會發生許多悲涼的事情。
也正是因為如此,才催生出了劉禹錫的那一首《秋詞》。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汴京城自從入秋以後,沒有人看到它哪裡勝過了春日。
只看到了一場場悲傷的離別。
寇準在秋日的第一場風吹拂過寇府內的枝頭的時候,動身離開了寇府,準備離開汴京城。
由於寇準早就吩咐寇季將他要帶的東西和人提早送出了汴京城。
所以寇準離開汴京城的時候,行李並不多,也沒幾個人陪同。
僅由一輛馬車,半馬車的書卷,以及兩個僕人。
寇準著一身便衣出現在寇府外的時候,寇府外早已擠滿了人。
“寇公遠行,小人願為寇公牽馬……”
“小人願意護送寇公一程……”
“小人願意侍奉寇公左右……”
“……”
“學生願意追隨寇公去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