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世衡則不需要像是朱能和高衛昭一樣去招攬人手。
種家舉族遷移到倭國,種世衡的叔叔必然同行。
他叔叔只要招招手,一大幫子讀書人和道人,都會跟著種家趕去倭國。
有讀書人和道人,種世衡封地上就什麼人也不會缺。
在古代,一個合格的道人,能抵得過十個世俗的人才。
在古代,合格的道人標準是醫卜星相、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才有資格稱之為一聲合格的道人。
一些道家高人,更是全才。
比如種世衡的叔叔种放。
天文曆法、醫卜星相、兵法謀略、琴棋書畫、商道政道等等等等,無一不精。
寇季見種世衡穩坐釣魚臺,忍不住嘀咕了一句,“家底豐厚的人就是好。”
種世衡翻了個白眼,有種罵人的衝動。
你一個狗大戶在評價一個貧民百姓家底豐厚,你還是人嗎?
你寇家是傳承了不知道多少年的名門望族。
你祖父乃是當世聖賢,門生故舊滿天下。
你寇季亦是如此。
更可恨的是,你寇季慣會收買人心。
只要你往高麗一站,吆喝一聲,不知道會有多少人去投奔你。
最可恨的是,你寇家富得流油,拿錢都能堆出一個富庶的封地。
你居然好意思說我家底豐厚?
臉呢?!
寇家聽過種世衡的神情,看出了種世衡的心思,他不鹹不淡的說了一句,“我祖父已經決定去韓地了。
他讓我幫他多蒐羅一些書籍,他準備到了韓地以後,再立一座文昌學館。”
種世衡噌一下站起身,有種立馬要離開的衝動。
“要走?”
寇季笑著問。
種世衡瞪了寇季一眼,重新坐下,哼了一聲道:“寇公那可是活著的聖賢,要離開,那也得官家答應才行。”
寇季淡然笑道:“我祖父去意已決,官家是攔不住的。”
趙禎又沒辦法將寇準綁住,更不可能將寇準圈禁起來,所以寇準執意要走的話,誰也攔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