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生下的孩子的夭折率很高。
畢竟,兩個身子骨發育還沒有健全的人,一起結婚生子,肯定不會有好結果。
然而,包括蘇洵在內的大部分大宋人,根本不知道這一點。
所以他們總會將孩子的夭折,歸根於上蒼。
覺得是上蒼不給他們為人父母的機會。
事實上都是他們自己在造孽。
蘇洵想到了自己的子嗣,心裡的伸張正義的雄心也就少了不少。
他盯著蘇程氏苦笑著道:“你說得對,我們也是朱門。朝廷真要是動商稅律法的話,我們也會跟著吃虧。
說不定我們以後就沒辦法錦衣玉食的生活。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的話也對,我只是一個還沒上任的渤海府知府而已。
名為知府,轄下的百姓,也不過是比我大宋腹地一些大一點的州多一些而已。
所以我頂多是一個大號的知州。
我只需要想辦法將我治下的百姓養活就行了。
商稅律法的問題,那是先生那種中樞的重臣才操心的事情。
也只有先生那種人,才敢動商稅律法。”
蘇程感受到了蘇洵心中似乎有一股不平之氣,心疼之餘,出聲提醒道:“夫君若是覺得胸膛的怨氣難舒,可以將此事告知給先生。
先生以後若是處理此事,也算是夫君出了一把力。”
蘇洵看向了蘇程氏,嘆了一口氣道:“我不想去害先生。得罪天下所有豪門大戶,官家也未必撐得住,更何況是先生。
先生從出仕到如今,為我大宋做了不少事情。
我大宋能有今日,先生當居首功。
先生若是能一直活下去,肯定能為我大宋做許多事情。
所以我不能將此事告訴先生,讓先生去得罪人,遭人針對。”
蘇程氏聽到此話,神色有些黯然的道:“是妾身失言了……”
蘇洵搖頭道:“不怪你……”
頓了一下,蘇洵唏噓的道:“希望有一日,先生能有力量改變這個世道,還天下人一個朗朗乾坤。”
蘇程氏順從的點了點頭。
蘇洵唏噓過後,看向了蘇程氏道:“你去信一封,給老泰山,讓他購買一批糧食,沿海運到渤海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