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季黑著臉道:“你當火藥是什麼,山裡的石頭嗎?你想要多少就可以取多少?”
雖然寇季已經在原有的火器作坊的基礎上,擴充了幾次火器作坊了。
但火器還沒有多到任由種世衡揮霍的地步。
又由於需要嚴格保密的原因,所以參與到火器製作的工匠,幾乎都可以說是精挑細選的。
上數三代,家世清白,並且對大宋忠心耿耿的人,才有資格進入到火器作坊。
若是因為受傷退出了火器作坊,還會受到衙門監視。
也正是因為如此,參與到火器製作中的工匠數量不大。
要知道在如同篩子一般的大宋朝,火器的製作方法和火器,至今也沒有從非正常渠道流出去。
可見為了保密工作,寇季和趙禎在背後做了多少工作。
也正是因為如此,產量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種世衡所提的要求,寇季根本沒辦法滿足。
種世衡盯著寇季,目光灼灼的道:“你要是能給我提供足夠的火藥包,我不僅可以橫推遼國,還可以將戰損降到一成以下。”
寇季翻了一個白眼,“說沒有就沒有,如果有,我會不給你?”
種世衡見寇季不似再說謊,神色稍微暗了一些。
寇季見此,沒好氣的道:“你就知足吧。難道沒火器,你就不打仗了?”
種世衡乾巴巴一笑,“那倒不是。”
寇季吩咐道:“做事吧。”
種世衡答應了一聲。
二人下了城頭,各自忙起了公務。
寇季雖然將安置俘虜的差事甩給了大同府和順天府的知府,可他並不是完全當起了甩手掌櫃。
三百萬俘虜,可不是大同府和順天府的知府可以安置妥當的。
即便是如今的大宋朝廷,也沒辦法妥善的安置突然多出來的三百萬俘虜。
三百萬俘虜,吃喝拉撒,每一日耗費,就是一個龐大的數字。
寇季如今是藉著一些家底和軍中的糧食在養他們。
但寇季不可能將他們一直養下去。
大宋其他地方也暫時沒有多餘的地方給他們安身立命。
大宋新得的遼國西北路和西南路,倒是足夠廣闊,也足夠安置下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