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世衡聽到了此處,遲疑了一下道:“遼兵慣於野戰,我們在野外同遼兵作戰,是不是有些不太妥當?”
曹瑋聽到此話,臉色微微一沉,“我大宋禁軍,沒有配備火器之前,僅憑著步人甲,兵陣,就能跟遼兵在野外正面抗衡。
如今配備上了更強大的火器,反而怕了遼人?!”
以前的大宋禁軍野戰之所以頻頻輸給遼人,並不是打不過遼人。
而是戰略戰術上有問題。
再加上步人甲卒機動性低,遼兵機動性強,在野外打起了拉扯戰,不佔便宜。
此外,輜重線過長,步人甲根本沒辦法在遼兵輕騎兵的偷襲下,有效的保護輜重。
這也造成了大宋對戰遼國的時候,屢戰屢敗。
遼國一直用誘敵深入的戰術,其中有一部分原因就是為了拉長大宋的兵馬的輜重補給線,便於他們偷襲。
所以,單純就兵力和戰鬥力上講,大宋禁軍並不是打不過遼兵。
世人皆以為大宋之所以弱,是因為大宋兵馬過於羸弱的緣故。
其實不然。
大宋的兵馬其實並不弱,反而十分強橫。
步人甲幾乎可以說是純冷兵器時代步卒的一個巔峰。
史書上大宋之所以弱,純粹是上面的問題。
一將無能,累死三軍,十分適合大宋。
事實上大宋的將帥也不無能。
真正無能的是更上層。
他們坐在汴京城裡,遙遙掌控著遠在千里之外的兵事,紙上談兵,不亦樂乎。
這才是大宋弱的根本原因。
所以種世衡在聽到了曹瑋的喝斥以後,並沒有反駁。
他之所以開口提出異議,是覺得曹瑋似乎有些急,有些急於發動戰事。
他怕曹瑋著急忙慌之下,再此陷入到敵人誘敵深入的謀劃當中。
只是曹瑋是主帥,他身為下屬,不好直接開質疑主帥作戰的策略,所以才側面的向曹瑋反應此事。
曹瑋瞥了種世衡一眼,他看出了種世衡的心思,但是沒有多言。
曹瑋繼續道:“我們兵出幽州城以後,我會派遣高處恭率領中軍,直逼遼兵大營。你們兩個就負責帶兵兩面包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