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事結束以後,已經到了深夜。
種世衡、劉亨、李四等人,押解了近八萬的俘虜進入到了古北口。
有三萬多兇徒被斬,還有近九萬的兇徒逃離了古北口外。
寇季在種世衡等人帶著俘虜們入了古北口以後,就讓他們將人交給了朝廷新派的大同府知府。
大宋在收復了燕雲十六州以後,將燕雲十六州的十一州,劃分為了兩府。
雲、應、儒等燕雲十六州西邊的幾州,被劃為了大同府;幽、瀛、順等燕雲十六州以東的幾個州被劃為了順天府。
大同府府城在雲州城,順天府府城在幽州城。
依照朝廷新定下的府制,設立了相應的官職。
依照朝廷的兵制,設立了兩處地方兵馬。
寇季順手幫兩府搭建了一下地方兵馬的框架,如今地方兵馬的兵額雖然沒滿,但是大體的框架已經搭建起來了。
目前為止,從長城以北俘虜的兇徒,幾乎都交給了兩府的地方兵馬管束。
對此,兩府的新任知府十分欣喜。
有河西府和興慶府兩個試點,滿朝文武都知道,所謂的軍管民,就是朝廷的免費勞力。
有一群免費的勞力幫忙,他們可以儘快完成兩府兵災後的重建,儘快的恢復農耕,儘快讓兩地富裕起來。
這一切對他們而言,都是政績。
他們怎麼可能不高興。
大同府知府帶著大同府的官員,接收了近八萬勞力以後,連夜帶著他們離開了古北口。
三兩日之後,這些勞力估計就會拿起工具,出現在大同府一些正在修建的管道上,或者一些如今掛在朝廷名下的良田當中。
大同府知府帶著人離開了沒多久以後,順天府知府帶著順天府的人,策馬衝進了古北口。
知道了俘虜全被大同府知府帶走以後。
順天府知府氣的站在古北口門口罵了半天娘。
最後還是寇季答應了,將隨後俘虜到的兇徒交給他,順天府知府才停止了罵娘。
為了避免再被大同府知府搶先,順天府知府幹脆守在了古北口,等下批俘虜出現。
寇季知道此事以後,哭笑不得,卻也沒多加干涉。
寇季等到一切事情處理妥當了以後,將種世衡幾人召到了自己住的地方。
古北口內最大宅院內。
燈火通明。
寇季坐在正堂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