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這個祖制傳的朝野上下皆知。
就算官家想封王,也得問一問滿朝文武答不答應。”
種世衡聽聞此言,幾乎毫不猶豫的道:“武臣們一定會答應。”
種世衡之所以敢如此肯定,是因為大宋武臣如今的功勞十分大。
趙禎若是封王的話,很有可能就是封賞那些軍功卓著的武臣。
武臣中間一旦出現了活著的異姓王。
對武臣的地位,以及武臣以後的晉升問題,將會有很大的益處。
所以武臣一定會答應。
更重要的是,如今留在朝堂上的那些武臣,不是他們這些在外征戰人的下屬,就是他們的故舊。
趙禎要封王,他們這些為國立下的大功的人,機率最大。
他們的下屬和故舊沒理由阻止。
所以,種世衡才敢斬釘截鐵的說這一番話。
寇季瞥了種世衡一眼,“武臣們能答應又如何,文臣們不會答應,有封地的話,殘存的皇族也不會答應。
官家總不可能頂著文臣們和殘存的皇族們,封王吧?”
種世衡遲疑了一下,沉聲道:“可傳言傳的有鼻子有眼的,傳言稱官家已經命人商量曹瑋王爵的爵號了。”
頓了一下,種世衡又補充了一句,“還有封地。”
寇季翻了個白眼,“朝野上下,除了官家,誰有資格商議王爵的爵號?官家真要封王,那也是聖心獨裁,定下王爵爵號,又豈會讓其他人商議。
就算官家真要找人商量,首先被找上的,也肯定是我。
如今我半點風聲都沒有收到,可見傳言就只是傳言。
至於封地,更是無稽之談。
官家除非是瘋了,不然不可能讓一幫子能征善戰的武臣出去當諸侯王。”
若僅僅只是封王的傳言的話,寇季或許會信幾分。
可若再加上‘封地’二字的話,那寇季是一個標點符號也不會信。
分封制,千年前的東西,早就淘汰了。
又怎麼可能復立。
趙禎又不是什麼狂人,怎麼可能開歷史的倒車。
只有袁某人那種狂人,才會在一種制度被推翻,新制度建立了以後,又復辟舊制。
趙禎明顯不是那種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