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國壓陣的是耶律隆緒和耶律宗真父子,指揮作戰的確實遼國北府宰相蕭浞卜。
別以為他是個宰相,就不會領兵打仗。
他跟大宋的那些只讀書不領兵的宰相不同。
他是一手書卷,一手長刀,文武功績齊聚,在登上的宰相之位。
蕭浞卜在宋兵衝過來的時候,果斷將麾下的兵馬分成了三份。
兩支騎兵去對陣狄青和種世衡,剩下的對陣高處恭率領的火槍兵。
種世衡和狄青率領著兵馬衝出去了沒多久,就跟遼國的騎兵廝殺在了一起。
為了避免遼兵在他們廝殺的時候,派遣輕騎兵騷擾高處恭率領的中軍,他們並不敢脫離大軍太遠。
所以只在戰場上跟遼兵拉扯,並沒有從頭殺到尾。
雙方的中軍在雙方廝殺的時候,抵達了戰場。
高處恭吩咐炮兵壓陣,火槍兵擊敵。
火槍兵採取的是四輪射的方式。
十萬多火槍兵排成了十二列。
三段為一輪,一共四輪。
給了火槍兵足夠填充彈藥的時間。
高處恭在抵達了指定的戰場以後,高高的舉起了令旗。
第一排的火槍兵果斷跪在了地上,第二排的火槍兵半趴著身軀,第三排火槍兵端端正正的站著。
“殺!”
遼兵喊著號子衝殺了過來。
高處恭二話不說,揮下令旗。
“砰砰砰……”
火炮的轟鳴聲瞬間覆蓋了整個戰場。
在火炮響起的那一刻,火槍兵手裡的火槍也順勢打響。
衝在最前列的遼兵瞬間如同割麥子一樣倒下,又或者被火炮炸的飛了起來。
遼兵衝勢一待。
第一輪的火槍兵站在原地開始了快速裝彈。
第二輪的火槍兵順著他們中間的縫隙快速的前行,組成了第二輪的火槍齊射,依舊是三排,射擊的方式一模一樣。
隨後便是第三輪、第四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