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朕也要扒他們一層皮,當地租。”
張知白皺眉道:“官家此舉,有失仁義……”
趙禎瞪眼道:“朕有失仁義?他們在做什麼?說好聽點叫叛營,說不好聽點就是在造反。朕沒讓人將他們誅絕,就已經仁義了。”
張知白聽到這話,不再言語。
王曾和呂夷簡倒是不太在乎寇季對那些叛兵做什麼。
王曾主要心疼的是錢。
朝廷不花錢,幹啥他都贊成。
呂夷簡在意的是朝廷冒然跟李朝掀起戰端的事情。
李朝前面有一個前黎朝。
朝廷曾經跟前黎朝打過一次,打輸了。
所以冒然的掀起戰端,會不會重蹈覆轍,值得呂夷簡考量。
但考慮到作戰的都是蠻兵,呂夷簡就不太在意了,只要他們不將戰火燒到大宋,他們在李朝幹什麼,呂夷簡都不管。
至於李朝會不會在打敗了蠻兵以後反攻大宋,呂夷簡一點兒也不擔心。
大宋如今是貨真價實的地上霸主,遼國被打臣服以後,四海之內的藩屬,那個不對大宋恭恭敬敬的。
大宋不打他們,他們就已經燒高香了,還反攻大宋,嫌命長嗎?
至於雙方曾經簽訂的盟約問題,呂夷簡就更不會在意。
那些蠻兵出了大宋以後,大宋承不承認他們還是問題。
呂夷簡對於趙禎的提議,沒有太大的看法,但他也沒有急著附和趙禎,反而推脫了一番,“此事涉及到兵事,不如等寇季到了以後,商討一番,再做定奪,官家以為如何?”
呂夷簡原以為,他說完這話,趙禎會下令召見寇季,卻沒料到,趙禎擺了擺手道:“不必了……邕州永安軍大營裡的蠻兵作亂的訊息,朕昨日就收到了,也跟四哥商量過了。
昨夜,朕就已經和四哥出具的文書,讓永安軍大將軍領兵出營。
如今文書應該已經出了開封府境內了吧。
朕現在告訴你們的,就是朕個四哥商討過以後的結果。”
呂夷簡三個人聞言,張大了嘴,有種罵孃的衝動。
合著我們今日得到的訊息,你們昨日就收到了?
合著我們激動了半天,你們卻早已做了決定?
那要我們三個幹嘛?
更重要的是,我們白妥協了?
三個人心裡雖然這般想,但卻沒這般說。
因為趙禎和寇季所作的一切,皆在規矩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