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蕭匹敵並沒有率領著兵馬攻城,而是派人去提醒黑汗王玉素甫。
遼兵陳兵在陽關外,一點兒動靜也沒有,讓狄青心裡有些生疑。
狄青猜不透遼兵在賣什麼關子,所以去請教李迪和寇季。
陽關。
大院內。
狄青陪著李迪和寇季坐在火炕上,將心中的疑惑說了出來,“遼兵一連猛攻了兩天,按理說今天也應該猛攻才對。
可我在城頭上守了大半天,也沒見遼兵有什麼動靜。
遼兵到底打的是什麼算盤?”
李迪沉吟著搖搖頭。
他也猜不出遼兵要幹什麼。
寇季思量了一下,道:“猜不透就再看看,遼兵只要是有算計,肯定會漏出馬腳的。你讓手底下的人繼續戒備著就行。”
狄青點頭道:“那也只能如此了……”
此後,一連三日。
遼兵都駐紮在陽關外一動不動。
反倒是玉門關那邊,天天都有大戰發生。
寇季三人思量了三日,終於思量到了遼兵的目的。
三人再次聚在也大院內的火炕上。
寇季盤膝坐著,沉吟道:“遼兵的目的應該跟我們差不多,他們也在拖時間。”
李迪撫摸著鬍鬚點頭道:“遼國的最終戰場在真定府那邊,他們即便是在河西打出再大的優勢也無用。因為一旦青塘人出手,最終瓜分河西這邊利益的,很有可能就是黑汗王朝和青塘,遼國分不到多少利益。
遼國派遣兵馬馳援黑汗王朝,其目的也是為了讓黑汗王朝在河西開啟局面,牽制住我大宋的大部分兵力,為遼皇耶律隆緒南征,爭取一些有利的條件。
所以遼兵在河西打不打得贏戰事不重要。
他們只要牽制住我大宋的兵力,一直牽制到遼皇耶律隆緒領兵南下的時候,他們的任務就完成了。”
狄青遲疑道:“如此一來,黑汗王玉素甫豈不就被裝進去了?”
寇季瞥了李迪一眼,示意李迪來解釋此事。
李迪瞪了寇季一眼,不鹹不淡的道:“國與國之間,哪有什麼純粹的盟友。國與國之間,只有利益。為了戰事能夠取勝,出賣盟友,那是十分稀鬆平常的事情。
此前我大宋和遼國定下盟約以後,遼人還不是頻頻犯邊?”
狄青點頭道:“這我倒是知道。我只是在想,黑汗王玉素甫知道自己被裝進去以後,會不會翻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