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只需要衝鋒,再衝鋒,拼盡全力的衝鋒,用最快的速度衝鋒。
擋在他們面前的敵人,即便是不會被他們砍死,也會被他們的馬蹄碾碎。
數十萬兵馬一起衝鋒,形成的大勢,足以摧毀一切敵人。
一些膽怯的敵人,看到了他們衝鋒的勢頭以後,甚至會心生出絕望。
明明是一幫子如同土匪一樣的兵馬,卻凝聚出了正規兵馬也很難凝聚出的大勢。
蕭匹敵很難理解。
所以神色才會變得格外複雜。
但他卻一點兒也不崇拜黑汗王朝兵馬的作戰方式。
在他眼裡,如此的作戰方式,可以用四個字評價。
奢侈、愚蠢。
數十萬兵馬一起衝鋒,居然能凝聚出摧毀敵人心神的大勢,可其中的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
其一,用大炮打蚊子,固然聲勢浩大。
可一炮轟死一隻蚊子,是不是過於奢侈,過於浪費?
大炮既然是戰爭利器,就該合理的利用,就該在關鍵時候拿出來,給敵人致命一擊。
而不是隨便遇到什麼敵人,都以大炮對待。
其二,黑汗兵清一水的騎兵,在草原上自然可以無望而不利。
可一遇到關隘、山巒、河流等自然天塹,就只能望而卻步。
往往一重關、一座山、一條河,就能讓你一輩子也邁不過去。
其三,兵力浪費高大九成,而且在衝鋒的過程中,很容易自己人傷到自己人。
騎兵不似步卒,一旦發起了衝鋒的勢頭,勢頭不減就很難停下來。
騎兵數量越多,衝鋒的勢頭就越難停下。
一些夾在大軍中間的騎兵,在衝鋒的過程中出現了什麼意外,只有一死。
其四,機動性太差。
騎兵以靈活為主,可黑汗王朝的騎兵,放棄了靈活的優勢。
數十萬兵馬一起衝鋒,勒馬、掉頭,十分艱難。
往往發起了衝鋒,就必須悶頭衝下去,一旦停下腳步,很有可能就會被後面衝上來的騎兵衝到,踩成肉泥。
蕭匹敵之所以一眼就看出了黑汗王朝騎兵的問題所在,是因為黑汗王朝騎兵現在所用的戰術,是他們老祖宗玩剩下的。
就是因為知道大批次騎兵正面衝鋒的弊端,並且吃過大虧,所以遼人在推行漢化之前,就開始學習漢家兵法。
遼人之所以給那些從大宋招降過去的武將特別高的待遇,就是因為遼人尚武,且在漢家兵法面前吃過虧,所以才用極高的待遇,請人回去教導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