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弟在大理,一定會有所收穫。
若是遠弟能在大理獲取幾分功勞,以後的前程說不定會順暢不少。”
王寇氏沒去過大理,只是從旁人口中得知,大理多蠻人,兇悍異常,大理多煙瘴、蚊蟲,根本不是人住的地方。
所以她覺得,王遠去了大理,就是去受罪的。
大理要是寶地,那滿朝文武恐怕早就搶著往大理跑了,豈會對大理置之不理。
然而,她沒去過大理,不瞭解大理,並不代表王曙不瞭解大理。
王曙知道大理是一塊寶地,也知道新徵之地是最容易獲取功勞的地方。
滿朝文武不爭著搶著去大理,不是因為他們不願意。
而是因為他們不敢。
掌控著大理大權的,是種世衡和朱能。
他們代表著禁軍,代表了樞密院。
也代表著趙禎和寇季。
滿朝文武除非是想死,不然不可能從趙禎和寇季嘴裡去搶利益。
王寇氏想要開口為王遠說幾句話。
卻被王曙搶先了一步。
王曙一臉誠懇的對寇季道:“賢侄能為遠兒的仕途著想,為遠兒鋪路,我這個當姑父的該謝謝你才對。”
寇季搖頭一笑,“我還是那句話,咱們一家人,就不要說兩家話。”
說完此話。
寇季繼續道:“我們也別再此閒聊了,速速回府吧。祖父還在府上等著。”
王曙趕忙答應了一聲。
寇季帶著王曙夫婦入了汴京城,到了寇府大宅。
寇府大宅裡。
寇端端正正的坐在正堂上。
寇禮規規矩矩的站在一邊。
除此之外,正堂裡還有向嫣、寇天賜、寇卉,以及寇禮的那些兒女。
至於寇禮的那些鶯鶯燕燕,她們還沒資格在寇準在的時候,出現在寇府正堂。
寇季引領著王曙夫婦入了寇府大宅門戶,走到了院子裡。
三目相對,瞬間就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