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既然給各地的出家人發放了度牒。
以後出家人不論去哪兒,都要檢視度牒。
無度牒者,一律以野僧妖道論處,一併擒拿發配。”
如今,種世衡、朱能、狄青三人依舊在大理坐鎮,十萬禁軍精銳也在大理。
朝廷在攻克大理以後,又從大理原有的兵馬中,招降了近六萬人,組成了歸化和歸義兩軍。
十六萬兵馬,其中有十萬的精兵悍將。
寇季不認為那些出家人到了大理以後,能在十六萬兵馬眼皮子底下鬧出什麼么蛾子。
要是真鬧起來,那也挺好。
朝廷可以名正言順的將他們蠱惑的人鎮壓、俘虜,然後送去挖礦。
當然了,十萬禁軍不可能在大理常駐。
隨後在種世衡等人班師回朝的時候,一定會返回汴京城,然後各自回到各自坐鎮的地方。
所以,寇季和趙禎商議過後,又另立了一支禁軍,人數初定為六萬,其中一部分從禁軍中抽調,另一部分從民間招募。
取名鎮山。
此前大宋疆土狹小,不需要那麼多兵馬,加上兵制混亂,兵馬糜爛,所以需要精簡、裁撤,節省軍費,提高戰鬥力。
如今大宋疆土再一次進行了擴張,大宋的禁軍數量,自然得增加一些。
大理剛剛歸宋,各地不臣的小部族多不勝數,一些臣服了大宋,卻依然心懷鬼胎的人也多不勝數。
還有一些想著要暗中積攢力量復國的。
所以坐鎮的兵馬必須數量大、戰鬥力強。
所以,即便是種世衡等人班師回朝,大理依然有重兵坐鎮。
歸義和歸化兩軍,在經過了大宋官員教育以後,也會被分配到地方,成為地方兵馬,幫助當地的官員一起管束大理。
所以寇季不怕那些出家人被髮配到了大理以後鬧事。
呂夷簡三人聽完了寇季的話以後,對視了一眼,齊齊嘆了一口氣。
寇季一番話說完,他們已經明白了寇季和趙禎的用意。
寇季和趙禎是順勢將有可能會在大宋鬧事的人,扔到了大理去鬧事。
然後再借著他們鬧事,將大理境內那些心懷叵測的人一併收拾。
順便為朝廷新營造的上百處礦場中填滿礦工。
明明是兩樁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