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查天下廟宇,固然能建立許多功績,但得罪的人也多。
寇季能夠清查大相國寺,也是依仗著重兵。
若是沒有重兵,想查大相國寺,絕對沒有那麼容易。
寇季率領重兵強闖了大相國寺,天下廟宇的出家人知道了此事以後,一定會記恨上寇季。
而出家人那一套行事的方法,跟世俗有所不同。
只要被他們記恨上,他們一定會報復。
而且報復起來沒完沒了。
呂夷簡瞧著清查天下廟宇的功績眼饞,但是卻不願意主持此事。
寇季見呂夷簡退縮了,略微撇了撇嘴。
但他卻沒有開口去問王曾和張知白。
王曾和張知白不同,他們也懂趨利避害,但他們二人都是那種為了朝廷和百姓,可以舍下一切的人。
所以寇季一旦開口,他們二人必然會應承此事。
寇季有足夠的力量自保,也有足夠的手段自保,但是王曾和張知白二人沒有。
就拿之前奏請清查天下廟宇事情來說。
張知白奏請了此事以後,就遭受到了連番的針對。
張知白沒有足夠的力量自保,所以他府上了丫鬟死了,房頂上多了金沙琉璃瓦,家犬頭上也長了角。
此事若是寇季所奏,寇府絕對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那些想去寇府搗鬼的人,估計還沒有進門,就會被人打斷腿掛在旗杆上。
寇季之所以沒有出面奏請此事,主要是因為他掀開此事不太合適,也不會被滿朝文武和天下百姓所重視。
因為他現在是樞密使,屬於武臣,而非文臣。
武臣和文臣的職能有很大的差別。
武臣和文臣開口談論政事,也有差別。
就拿兵事而言。
寇季若是出面奏請出兵攻打誰的話,朝野上下的反對聲音會很小。
因為朝野上下都知道寇季的本領,也知道寇季是掌兵的,提出出兵攻打誰,那是理所應當的事情。
但若是王曾等人出面奏請出兵攻打誰的話,朝野上下反對的聲音會很大。
首先,武臣們會有強烈的牴觸感。
文臣們會質疑他們是不是別有用心,也會質疑他們奏請的事情靠不靠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