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相國寺在汴京城內有鋪面三十二間,宅院一十八處,別院六處。
……
大相國寺放印子錢多年,積攢的錢財多達千萬貫,其中一部分錢財購買了田產,一部分錢財留在大相國寺內,還有一部分錢財,存在一字交子鋪。
……
根據統籌,大相國寺所有的產業和錢財算在一起,總計有兩千六百五十三萬貫,其中有三百六十七萬貫均是借據,那些錢財已經被大相國寺放到了民間。
……”
由不得戶部官員們不震驚。
一間寺院而已,資產居然達到了兩千六百五十三萬貫。
足足達到了大宋現如今一年稅賦的五分之一。
如此觸目驚心的數字,足以震驚到大宋朝上上下下所有人。
張知白上奏官家,直言天下廟宇中有不少毒瘤,一些廟宇斂財頗多。
朝堂上一些人還覺得張知白的話有些誇張。
如今看到了大相國寺如此驚人的財富,戶部官員覺得,張知白此前在朝堂上所說的話一點兒也不誇張,不僅不誇張,甚至已經很含蓄了。
“兩千六百五十三萬貫?!”
寇季聽到這個數字以後,也是嚇了一跳。
他早就知道大相國寺斂財鉅萬,富得流油,但聽到了大相國寺資產總額的時候,心還是跟著抽了一下。
大相國寺一座寺廟而已,斂的財多的有些嚇人。
不僅超出了所有宋人的認知,也超出了寇季的認知。
寇季沒有言語,邁步走到了那一堆已經被清查過的賬目前,仔細翻閱了起來。
寇季足足翻閱了一個時辰的賬目,才弄清楚大相國寺為何能斂如此多的錢財。
大相國寺就像是一個貔貅,只進不出。
平日裡用的糧食,都是大相國寺田地裡自己產的。
柴米油鹽一類的,大相國寺的人也不需要出去採買。
汴京城內的那些權貴家的香客,都會四時供奉上這些東西。
大相國寺內的僧眾數量有限,所以大相國寺產的糧食、還有香客們送上的那些柴米油鹽,大部分都被他們發賣了出去。
大相國寺在汴京城內的那些鋪面,沒有一間是租出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