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都城岌岌可危。
大理郡王驚恐之餘,準備調遣西、南兩邊的重兵回援。
卻被高智升給制止了。
高智升提議大理郡王退守騰衝府,藉著高黎貢山和瀾滄江兩處天塹抵禦宋兵。
同時守住騰衝府、永昌府和景曨三地。
騰衝府、永昌府和景曨三地,是大理最大的三府。
三府加起來相當於半個大理。
只要此三地不失,大理還能東山再起,反攻大宋。
然而,退守騰衝府,藉助高黎貢山和瀾滄江兩處天塹的話,大理就要放棄還在手裡握著的最寧府、秀山郡、威楚府等地。
大理郡王根本不甘心放棄這些地方,否決了高智升的提議。
高智升見大理郡王聽不進去自己的勸誡,為求自保,就帶著自己的兵馬叛逃出了大理都府,準備趕往騰衝府,依照自己的謀劃行事。
只是在他帶著兵馬離開的時候,被早已暗中盯上他的楊允賢給撞見。
楊允賢為了阻止高智升離開,就率領著自己的兵馬跟高智升大戰了一場。
最終,高智升取勝,率領著剩餘的兵馬逃往了騰衝府。
大理雙臂自殘,讓種世衡看到了幾乎。
種世衡毫不猶豫的揮兵殺進了大理都城。
在種世衡率軍殺到了大理王宮門口的時候,大理郡王段素真,率領著滿朝文武跪地請降。
種世衡在大理郡王投降以後,要求大理郡王段素真幫忙招降最寧府、秀山郡等地。
大理郡王段素真答應了種世衡的要求,但也提出了自己的條件,那就是大宋不得害他的性命,也不得囚禁他,他可以在大宋官家眼皮子底下出家為僧。
種世衡派人快馬加鞭將此事告訴了趙禎。
趙禎得知了此事以後,答應了段素真的請求,並且還給段素真賜下了法號。
自此世上少了一個大理郡王,多了一個名叫了塵的和尚。
種世衡得了塵和尚相助,兵不血刃的拿下了大理的最寧府、秀山郡等地。
大理只餘下了騰衝府、永昌府、景曨被叛逃出去的高智升所掌握。
種世衡在拿下了最寧府和秀山郡等地以後,並沒有急著攻打騰衝府等地。
而是幫著朝廷先消化了新得的疆土。
一直到新得的疆土消化的差不多以後,種世衡派遣狄青率領五萬禁軍,楊允賢率領五萬歸化軍,攻進了騰衝府。
高智升憑藉著高黎貢山,阻擋了狄青一行足足三個多月。
最終還是狄青率領三千鐵騎,奇襲了高智升的一處兵馬大營,才破了此局。
隨後狄青和楊允賢,追著高智升,一路殺到了永昌府、景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