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武軍快要殺到建昌府府城的時候,建昌府府主才得到了訊息。
建昌府府主慌忙召集了建昌府府城內外的兵馬爬上了城頭守城。
同時派人去向建昌府內最大的虛恨部、勿鄧部、落蘭部三部求援。
種世衡率領著兵馬趕到了建昌府府城下的時候,建昌府府主才勉強將城頭上的防守佈置完。
然而。
不堪一擊。
十八門火炮齊發,轟塌了建昌府府城的城門樓子以後,建昌府府城城牆上的兵馬就亂成了一團。
種世衡和朱能原以為有一場惡仗要打,可是看到了一輪炮轟以後,建昌府府城城牆上的亂象以後,頓時對建昌府府城失去了興趣。
他們在攻打建昌府府城前,調查過建昌府府城的情況。
知道建昌府名頭大,實力弱,不經打。
只是沒料到如此不經打。
“大理還真是……”
種世衡看著那亂成了一團的敵兵,不知道該如何評價。
建昌府之所有如此不經打,天武軍強悍,佔據的比重並不大。
佔據比重最大的是大理的制度。
大理雖然劃分了郡、府,可盤踞在郡、府內的最大的勢力是三十七部,三十七部並不受郡、府管束。
三十七部幾乎都是自治的。
有點像是盤踞在大理境內的三十七個諸侯。
建昌府內有三個大部族,佔據著建昌府近六成的疆土,掌控著建昌府內近六成的人口。
三個大部族在建昌府的話語權,遠比建昌府府主要大。
建昌府府主手裡不過握著六個已經徹底依附了大理朝廷的小部族而已。
沒辦法跟三大部族相比。
建昌府府主掌控的六個小部族中,有四個已經被種世衡攻克,所以他能調動的力量,只剩下了兩個小部族,以及一些建昌府府城內的兵馬。
如此力量,自然沒辦法跟種世衡率領的天武軍抗衡。
不僅如此,建昌府府城內的兵馬,還沒有多少戰鬥力。
因為他們很少參與大戰,沒經歷過多少廝殺場,平日裡只需要守著建昌府府城即可。
一般大理髮生了大戰,也用不到他們。
大理朝廷會下令給三十七部的首領,命令他們領著族兵,湊成一股數量龐大的三十七部聯軍禦敵。
所以,建昌府府城的兵馬,有點像是大宋境內的守城兵,擋一擋土匪還行,面對強大的敵軍,根本難以抵擋。
種世衡率領著兵馬到建昌府府城,到攻克建昌府府城,一共花費了三個時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