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上的文武,就沒幾個善良人。
以前百官們碰到了戰事,借用各種仁義、善良之言,勸誡官家求和,並不是因為他們真的仁慈。
他們只是有諸多顧慮罷了。
他們中間一部分人覺得,朝廷掀起戰事,又打不贏人家,還不如果斷議和的好,成本低,損失小。
另外一部分人覺得,打仗是一件會死人的事情,萬一朝廷要將他們中間某些人派上戰場上去送死,那就不妙了,所以極力的阻止戰事。
如今,朝廷的兵制經過了整改以後,禁軍幾乎已經獨立了出來。
文官又幹預不了禁軍打仗,也不用參與到禁軍的戰事中,不用去送死。
那朝廷打不打仗,對他們影響不大。
朝廷近些年對外戰事,連戰連捷,已經打出了威風,打出了氣勢,也有了打勝仗的本事。
如今可以透過戰事為朝廷謀取暴利,沒有理由阻止。
寇季在呂夷簡等人點頭以後,繼續笑道:“至於對大理出兵,倒也簡單。找個藉口,光明正大的打過去就是了。”
呂夷簡等人一臉愕然的看向寇季。
“此前不是說,找別人去做此事嗎?”
呂夷簡疑惑的問。
寇季笑道:“一開始我也是這麼想的,但我考慮了一下,還是覺得堂堂正正的打一場比較好。眾所周知,我大宋的兵制經過了革新,兵馬的戰鬥力提升了許多。
可具體提升了多少,又有什麼不足之處,我們誰也不知道。
所以,我們應該掀起一場戰事,試一試他們的成色,順便看看有什麼不足之處。”
說到此處,寇季臉上的笑容微微一斂,道:“諸位很清楚,燕雲之地,我們只得了五州,還有十一州在遼人手裡。
我們要光復燕雲,必然要跟遼人再次一戰。
在此之前,我們若是不知道我大宋兵馬的實力,如何合理的調兵遣將?
再者說,我大宋的兵馬經過了新編,實力提升了不少。
可若是久不經歷戰事,實力肯定會有所下滑。
唯有用戰事不斷的磨練,才能維持我大宋兵馬的實力不減弱。
若是他們能經歷一些惡戰,興許實力還會有所提升。”
王曾聽完了寇季一席話,沉聲道:“如此一來,會死很多兵馬。”
寇季抿了抿嘴,感嘆道:“打仗哪有不死人的?你不打別人,別人就不打你了?與其等到別人坐大了捱打,還不如一直打的別人站不起來。
以往我大宋若是發生了戰事,瞬間便傳遍天下,舉國恐慌。
為什麼會如此?
就是因為我們的兵馬不夠強,在戰事來臨的時候,一直處在捱打的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