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自然也沒辦法跟著一起錄名。
你想當皇親國戚,除非將閨女嫁進宮,不然沒有機會錄名。”
寇季嘴角抽搐著道:“滿朝文武能答應?”
“他們?”
陳琳嘴角露出了譏諷的笑容,“官家剛一開口,他們就迫不及待的讓官家將其書寫成了文字。”
寇季張了張嘴,不知道該說什麼。
滿朝文武之所以在趙禎提出了改宗人府制度以後,迫不及待的將趙禎提出的那些制度落到實處,就是為了避免皇親國戚再次坐大,四處為禍。
其中,皇親國戚只有一次錄名的機會,是滿朝文武迫不及待的將其落成文字的關鍵。
以往皇親國戚遭難,只要不死,總有起復的時候。
但趙禎定下了如此規矩,皇親國戚們一旦遭難,就失去了起復的可能。
此規矩落實以後,滿朝文武再也不用擔心皇親國戚坐大,也不用害怕皇親國戚,更不用害怕搬到了皇親國戚以後,皇親國戚會起復報仇。
此規矩可以看成是趙禎三代而止政令的進階版。
皇親國戚一旦被剔出寶冊,不能起復,對他們的危害很大。
但也有好處。
皇親國戚一旦脫離了皇親國戚的身份,就能像是正常人一樣,出任朝廷的各個要職。
出將入相,再也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
滿朝文武被此規矩所吸引,全然不知道,趙禎這麼做,是為了給寇季開一道口子。
或許並不僅僅是為了寇季,也有可能是為了自己。
畢竟,此舉對趙禎也有益處。
趙禎若是想重用某個皇親國戚的話,可以先將其踢出皇親國戚之列,然後將其調任到重要職位上。
此規矩雖然對朝廷有一些害處。
但只要趙禎將三代而止的政令推行到整個朝廷,將文武官員都納入到其中。
那一切的害處也會跟著不復存在。
“兒啊,官家是鐵了心的要跟咱們家結親,為此,將一切的藉口都處理的妥妥當當,為父是攔不住了。為了你劉家叔叔,你就辛苦一回吧。
反正你也不吃虧……”
寇季心裡嘆著氣,在腹中嘀咕。
趙禎三番五次的提起結親的事情,如今更是拿劉亨的說事,明顯是非跟他結親不可。
他能攔住一次,可攔不住許多次。
終究是寇家的兒子娶趙家的閨女,結了婚以後,還能吃他老趙家的、喝他老趙家的、住他老趙家的、順便欺負他老趙家的閨女,一點兒也不吃虧。
雖然失去了自由戀愛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