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盛唐的李隆基,登基之初,勵精圖治,打造出了赫赫有名的開元盛世,被人贊為明君,但是在打造出了盛世以後,沉迷在盛世中,漸漸的失去了理智,又親手葬送了自己打造出的盛世。
趙禎若是失去了理智,恐怕下場跟李隆基差不多。
只不過李隆基那是自甘墮落。
趙禎是受到了外力的打擊。
李隆基自甘墮落的時候,無人能將其罵醒。
趙禎逐漸失智的時候,寇季是唯一能罵醒他的人。
所以,即便是曹皇后已經聽到了寇季在趙禎寢宮裡咆哮,也假裝什麼也不知道,並沒有在寇季出現以後,就站出去指責寇季咆哮君王,罪不可恕。
寇季冷著臉,揹著梅姑的遺骸出了寢宮,對站在寢宮門口發愣的向家小妹等人沉聲道:“跟我走……官家已經答應了將你們放良……”
向家小妹愣愣的點點頭,帶著洗衣房的宮娥們跟在了寇季身後,準備離開皇宮。
一旁的曹皇后,見此略微嘆息了一聲,移步上前攔在了寇季面前。
“寇樞密,本宮乃是六宮之主,統領六宮,你要帶六宮的人離開,可有旨意?”
曹皇后也不想在這個時候阻攔寇季帶人離開皇宮。
但是她身為六宮之主,職責在身,寇季沒有旨意,要帶著宮娥離開皇宮,她自然要出來阻攔一二。
寇季陰沉著臉,張了張嘴,差點將趙禎的原話說了出來,但最終還是顧忌趙禎的臉面,沒有說出口,只是扯了扯梅姑身上捆綁的玉帶,對曹皇后甕聲甕氣的道:“官家現在沒心情寫旨意,所以給了一條隨身的玉帶傍身。”
曹皇后仰首瞥了一眼玉帶,嘴角抽搐了一下,沒有多言,讓開了道路,任由寇季離開。
那條玉帶是寇季搶的,還是官家賜的,曹皇后心知肚明。
真要是趙禎賜下的,那玉帶上面的兩條玉勾不會繃斷,擺明了是寇季搶的。
但曹皇后並沒有揭穿此事,反而選擇相信了寇季的話。
人,在必要的時候要學會裝糊塗,曹皇后明白什麼時候該裝糊塗。
寇季揹著梅姑,帶著向家小妹一路匆匆出了宮,到了東華門前,亮了亮趙禎的玉帶,東華門前的侍衛們也沒有阻攔,任由寇季帶著人離開了皇宮。
寇季一出皇宮,守在金水橋邊上駕車的寇府馬伕就看到了他。
寇府馬伕見到寇季揹著一個老宮娥,身後帶著一群宮娥,呼啦啦的出現在了金水橋邊上,心裡也是一驚。
馬伕快速的湊上前,一邊從寇季背上接人,一邊快速的問道:“少爺,可是宮裡出事了?”
馬伕的手剛搭在了梅姑身上,就僵住了。
他察覺出了梅姑已經是個死人了。
但他僅僅僵了一下,並沒有多猶豫,就快速的從寇季手裡接過梅姑。
馬伕可不怕死人。他跟著寇季經歷了兩次戰事,見過的死人多了,面對屍山血海他都不會眨眼,更何況是一個死人。
如今的寇府上,除了女眷以外,幾乎就沒有一個善類。
寇府上那些家丁、僕人、侍衛們,平日裡一個個看著喜氣洋洋的,真要動起手,一個個都是殺才。
馬伕之所以遲疑,是疑惑寇季為何從宮裡背出了一個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