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人還跑到了呂府、王府、張府,請三位宰相出面作主。
只是呂、王、張三人,皆閉門不出。
士子們在三位宰相府上沒有得到幫助,就只能去找六部尚書,以及文壇的一些大儒。
然而,六部尚書,幾乎都是閉門不見。
只有一些大儒,站出來為士子們張目。
此事越鬧越大。
最終鬧到了朝堂上。
年終最後一場大朝會。
文武百官們齊聚在垂拱殿。
文武百官們向趙禎施禮過後,分成兩班站好。
剛剛站定,一人出現在了殿中,奏道:“臣殿中侍御史裡行高若訥,有本要奏……”
高若訥是一個三旬上下的人。
他出現在殿中以後,立馬引起了滿朝文武的注意。
高若訥此前在商河縣擔任知縣,後經過了御史臺的御史知雜舉薦,出任了殿中侍御史裡行。
他是剛被舉薦上來的,所以垂拱殿內認識他的人不多。
趙禎聽到了高若訥的話,淡淡的宣了一聲,“講……”
高若訥躬身一禮道:“近些日,汴京城有傳言稱,樞密使把持文試,並且暗中內定了進士人選,將一應進士人選邀請到了府上做客,直言樞密使處事不公,此事已經在汴京城內傳的沸沸揚揚了。
還望官家明查……”
趙禎高坐在殿中,聽完了高若訥的話以後,臉上看不出任何喜怒,只是淡淡的說了一句,“朕知道了……”
高若訥遲疑了一下,沒有多言,退回了班列。
他剛回到班列裡站定。
又有一人出班。
一個四旬上下的中年人,此人一出,寇季略微愣了一下。
此人對殿內的其他文武眼裡,只是一個剛晉升為殿中玉侍御史的小官。
可在寇季眼裡,他是一個名人。
此人出班以後,對趙禎一禮,不卑不亢的道:“臣殿中侍御史龐籍,有本要奏……”
龐籍,一個在後世頗具名聲的人物。
許多有關宋朝的影視劇中出現的大奸大惡的龐太師,就是以他為原型。
但影視劇中的描繪,難免有些不盡不實,甚至惡意的醜化了他。
史料上記載,龐籍算得上是一位能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