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堯諮也算是一片好心,想提醒一下那些鬧事計程車子,前程最重要。
只是那些士子們根本不領情。
他們見寇季和范仲淹走了,陳堯諮看著十分好欺負的樣子,就繼續鬧了起來。
“此次科考不公,寇季把持科考,內定了進士的名額,我們不服,我們要罷考,我們要請官家主持公道!”
有人領頭喊了一聲,其他人也跟著喊了起來。
陳堯諮見此不再多言。
他已經冒著被趙禎懲罰的危險,出聲提醒了,可那些士子們非要作死,他也沒辦法。
“願意參加科考計程車子們上前……”
陳堯諮站在貢院門口驗明籍冊的地方,宣了一聲。
那些從頭到尾都靜悄悄的沒說話計程車子們,一個個緩緩上前。
他們依照衙役們的要求,拿出了籍冊、籍地衙門出具的文書,交給門口的陳堯諮驗看。
他們心裡也犯嘀咕。
他們心裡也有疑惑。
但他們卻沒有選擇跟其他人一起去鬧事,而是選擇了規規矩矩的去參加科考。
他們中間一些人,得,此次科舉就算真的有貓膩,那也得等張榜了以後,再做決定。
現在鬧事,說好聽點,叫維護科舉公正,說難聽的,就是別有用心。
沒張榜之前,一切都存在著變數。
萬一寇季背後動動手腳,將那些盤據在寇府計程車子們罷落,錄取了其他士子。
一旦張榜,貢院外鬧事計程車子們如何自處?
寇季若是不借機收拾他們,那就不叫寇季。
總而言之,朝堂上的一些事情,在沒有塵埃落定以前,誰也不知道它會往哪方面發展。
所以鬧事也得找準機會。
而不是瞎胡鬧。
願意參加科考計程車子們在貢院門口驗看了籍冊等物,被引進了貢院,貢院前院有專門搜身的人。
士子們在被搜身的時候,略微感覺到有一點奇怪。
他們中間有不少人屬於二進宮,經歷過春闈盤查,只是以往春闈盤查,雖然嚴,但並不苛刻。
可此次春闈盤查,居然苛刻的令人髮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