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大部分的稅收,並不是農稅,而是商稅。
所以說大宋富庶,並不代表大宋的百姓就十分的富有。
反而,大宋的百姓可以說是歷朝歷代中最窮的。
不然他們不可能隔三岔五的就走上造反的路子。
要知道,大宋的民間造反次數,可是歷朝歷代中最高的。
大宋百姓若是真的富庶,又怎麼可能去造反?
許多朝代都有土地兼併的問題,大宋的土地兼併,尤為嚴重。
寇季、朱能、李昭亮等人在河西瓜分了百萬畝的良田,知道的人多不勝數,但卻從沒有人因此彈劾他們,為何?
就是因為大家都藉著職務之便,佔了不少良田。
所以沒有人將此事當成把柄,去彈劾寇季、朱能、李昭亮。
因為在這一點上,大家都不乾淨。
由此可見,大宋的土地兼併有多嚴重。
土地兼併的問題不解決,那些被捆綁在土地上的百姓,根本不可能被解放出來。
而土地兼併的問題,是針對大宋朝所有豪門大戶、所有地主富戶的。
牽連十分廣。
不是輕而易舉就能解決的。
冒然的將這個問題掀出來,一定會引起巨大的反彈。
史書上記載的《慶曆新政》、《王安石變法》皆以慘敗告終,就是例子。
趙禎聽到了寇季的話,深吸了一口氣,道:“是朕唐突了,此事確實牽連甚廣。眼下我大宋剛剛平息戰事,需要修養一二,不能再起事端。
四哥以為,我們當務之急,應該做什麼?”
寇季沉聲道:“將西夏的土地,能分給將士們的分給將士們,讓他們帶著家眷,遷移到西夏境內,充實西夏境內的人口。
分不了的,就暫時交給他們掌管。
同時將西夏境內的西夏百姓,分成數股,由他們監督,百姓若是真心幫依附我大宋,那官家自然可以優待他們。若不是真心的,那就如同對待甘州回鶻族人一樣對待他們,將他們編為開荒兵團,讓他們幫朝廷開荒。
如今朝廷已經有了河西一處糧倉,再在西夏建立一個大糧倉,那麼朝廷以後就不用為糧食發愁了。”
趙禎笑道:“朕如今有錢,再多一些糧食,朕就能做許多朕想做的事情了,對嗎?”
寇季再次點頭。
趙禎繼續笑道:“如此甚好……此事回頭再議。如今興慶府已經打下了,四哥陪朕往興慶府內一行,看看西夏王宮,比起朕居住的皇宮,到底有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