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房上下。
唯有夏安期的聲音在迴盪,經久不絕。
……
牢房外。
趙禎和寇季君臣二人一起邁步走出了牢房。
君臣二人雖然從沒有說過革新的話,但卻有同樣的心思。
大宋的政務,他們二人解楚的越深,瞭解的越深。
大宋如今的弊政,已經多到了他們二人看著頭皮發麻的地步。
不革新,即便是他們打出了偌大的疆土,也會很快被葬送乾淨。
君臣二人在生出了革新的心思以後,就一直在挖掘大宋的弊政。
雖然他們二人從沒有明言過革新,但二人心裡都清楚,對方都有革新的心思。
若不是今日夏竦一番話,逼的趙禎開了口。
恐怕君臣二人會將革新二字一直藏下去,然後默默的做,只做不說。
他們君臣二人經歷的事情多了,遠比朝堂上的一些大臣們更懂人情世故。
朝堂上的那些大臣們,無論做什麼,都要大肆的宣揚出去,生怕別人不知道他們要做大事一樣。
然後他們宣揚出去以後,他們的對手,或者受到他們要做的事情影響的人,就會果斷對他們出手。
最終的結果就是,被人聯手鎮壓。
君臣二人深知這一點,所以做什麼事情,都是先做,後宣告。
就拿寇季在西域征戰來說。
朝廷對民間,一直都用的是寇季外出去馳援沙州藉口。
對滿朝文武也是如此。
可寇季到了沙州以後,真的是去馳援沙州了嗎?
沒有。
寇季到了沙州以後,先在沙州城內大殺了一番。
然後擊潰了西夏兵馬,將沙州收回為大宋所有。
緊接著,利用沙州距離汴京城遙遠,傳遞訊息不便這一點,迅速的退出了拿下整個河西的戰略。
等到滿朝文武知道訊息的時候,寇季已經奪下了河西三地。
等到滿朝文武想摻和摻和的時候,寇季已經拿下了整個河西。
從頭到尾,滿朝文武其實都沒有什麼反應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