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左廂神勇軍司的兵馬並不少。
即便是高處恭有火槍、火炮、飛雷等火器助陣,面對成倍數的敵兵,也只是勢均力敵而已。
火槍、火炮、飛雷等物犀利,卻只能幫助著高處恭應敵,卻不能幫著高處恭登上城牆。
高處恭殺到了夏州城城下,眼看著手下的將士出現了大批次的傷亡,他果斷退兵。
他手裡的兵力有限,他也提早做了佈置,沒必要跟夏州城死磕。
他已經震懾到了夏州城內的所有人。
夏州城在他炸燬了城門樓子以後,就已經派人從北面的城門衝了出去,去嘉寧軍司求援了。
他的目的已經達到了。
現在他要做的,就是讓敵人看不到他手下兵馬的數量。
橫山軍的將士,終究不是他掌控的兵馬。
他只是佯攻夏州城,死傷過多的話,給劉亨也不好交代。
當然了,拿下夏州城的話,死傷多一點也說得過去。
但,敵人遠比他們數量多。
他藉助著火器,僅僅只能做到壓制敵人,卻做不到摧毀敵人,拿下夏州城的話,恐怕要折損近一半的將士。
一半的將士是多少?
兩千五百人。
明明已經有了計劃,有辦法可以用最小的損傷,獲得最大的利益,他就沒必要讓將士們去血拼。
有人或許覺得,高處恭如此貪功,為何會突然變得如此仁慈,放棄拿下夏州城的功勞?
實際上,高處恭並非仁慈。
而是因為劉亨在戰前,已經向高處恭承諾,此戰的戰功,皆歸高處恭所有。
所以,不論是現在拿下夏州城,還是以後拿下夏州城,都是他的功勞。
付出的代價越小,他謀劃的功勞自然就越高。
高處恭率軍撤回了營地以後,天光已經大亮。
清點了一下傷亡以後,高處恭命人埋鍋造飯。
高處恭駐紮的營地很大。
軍中上下的將士,幾乎是一人一個帳篷。
埋鍋造飯的時候,也是一人點燃一堆火,在哪兒燒火。
其目的就是造出一種人多勢眾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