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亨淡淡的道:“四哥的軍令是,拿不下夏州,我會被革職,八成也會降爵。爵位的封賞和褫奪,那是官家的權力,所以四哥在下達軍令的時候並沒有提到爵位。
但以四哥和官家的關係,他若是將革職的文書遞上去以後,官家一定會跟著降爵。
你若完不成自己的差事,到時候你高府那個新晉的伯爺,恐怕要跟著一起降爵。”
高處恭聞言,一點兒也不慌張,他瞥著劉亨道:“我雖然沒有我爹那麼英明神武,但是從入仕至今,大大小小的戰事,也經歷了無數。
若是連一個小小的夏州都奈何不得,那我白活了這些年了。
只要西夏的定難軍不出,西夏就沒有能擋得住我高處恭的敵人。”
說完這話,高處恭十分硬氣的道:“五千兵馬給我,我要即刻趕往夏州城,為你們造勢。”
看得出,高處恭對佯攻夏州城,信心十足。
劉亨聞言,也沒有含糊,當即點了五千精兵,給了高處恭。
高處恭領著五千精兵,押送著火器,氣勢洶洶的趕往了夏州城。
劉亨率領著其他的將士們,跟隨在高處恭身後。
二人到了夏州城外三十里的地方,分道揚鑣。
劉亨在地圖上挑挑選選,最終選定了三岔口埋伏。
三岔口是嘉寧軍司的西夏兵馬趕往夏州必經的要道。
三岔口附近,有山有水,地勢起伏不平,樹木繁多,十分制約嘉寧軍司的西夏騎兵行軍。
劉亨光是憑藉著地形優勢,就能將嘉寧軍司的西夏騎兵的威力削減三成。
他手上如今率領的,多是折家軍出身的兵馬,戰鬥力那自然不用說。
以有心算無心,必然能大敗嘉寧軍司的西夏兵馬。
劉亨率軍趕去了三岔口。
高處恭帶著人去攻打夏州城。
二人分手的地方,距離夏州城只有三十里的地方。
高處恭率領著五千兵馬卻走了兩日。
不是因為他們攜帶的輜重繁重,而是因為高處恭是掐著時間在行軍。
他率領著兵馬臨近夏州城的時候,已經到了傍晚。
由於夏州城如今已經變成了西夏和大宋疆土的接壤之處,已經淪為了邊陲。
所以到了傍晚以後,原野上已經沒有什麼人了。
即便是有人,看到了高處恭率領著一大群人出現,也會嚇的狼狽逃竄,根本沒心思去細數高處恭率領的兵馬的人數。
高處恭越臨近夏州城,天色就越晚。
高處恭掐著時間,特地在夜裡趕到夏州城,就是為了掩飾他兵馬的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