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國若是真的淪為了一盤散沙,那確實不足為懼。
同為馬背上誕生的國家,李元昊十分熟知馬背上誕生的國家的強弱點。
李德明聽到了李元昊的話,笑眯眯的點點頭。
李元昊在消化了李德明的話以後,繼續問道:“那若是宋國敗了呢?”
李德明聽到這話,略微有些感嘆,“若是宋國敗了,我們只取東勝縣和寧邊州。”
李元昊皺眉道:“為何不長驅直入?”
李德明嘆氣道:“趙禎還年輕,寇季亦是如此。他們君臣二人,隨時都有可能捲土重來。他們敗多少次,都有機會捲土重來。”
李德明一直派人關注著西夏周遭所有君王,以及賢臣的動向。
他心裡十分清楚,趙禎和寇季這一對君臣不好惹。
趙禎幼年時長於婦人之手,仁慈的不像是一個皇族之人。
可認識寇季以後,逐漸的變得狠辣了許多。
宋國魏王府一脈,在宋國是一個特殊的存在。
宋太宗皇帝趙光義,貪名聲,沒有將他們趕盡殺絕。
可趙禎在將魏王府一脈召回了汴京城以後,親手將他們送上了斷頭臺。
趙禎不貪名聲,手段狠辣,又有寇季這等賢臣相助。
宋國必然會在他二人的治理下蒸蒸日上。
以前的宋國就很富庶,以後的宋國會更加富庶。
以宋國的財力,他們君臣二人就算是在遼人手裡敗個三五次,也有機會捲土重來。
他們君臣二人還年輕,有的是機會可以捲土重來。
可遼皇耶律隆緒卻已經不再年輕。
遼皇耶律隆緒的餘生,能挫敗宋國兩次,就已經是極限了。
所以遼國好惹,宋國卻不好惹。
李德明之所以贊成夏竦的刺殺計劃,也跟這個有關。
趙禎和寇季這對君臣,活的時間越長,對周遭四鄰的威脅就越大。
宋國一旦打敗了遼國,又豈會容大夏在一旁默默的發展。
秦、漢、唐三朝誕生的千古一帝,用他們的行動向李德明證實了,一旦中原的皇帝坐大,絕對不會容忍周遭還有強敵存在。
但凡是他們觸手可及的地方,必須由他們統治。
即便是他們觸手不及的地方,也得屈服在他們的兵鋒下。
大夏要發展,不僅要開疆拓土,還得想辦法將強敵提前扼殺在搖籃裡。
“我也還年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