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兵們攻城的氣勢,比之前遼國樞密使迷離己攻打銅臺關的氣勢要弱許多。
“試探!”
曹瑋站在城頭上,眼看著遼國的廂軍和雜兵們衝向的銅臺關以後,淡淡的說一句。
明眼人都看得出,遼皇耶律隆緒此舉是一個試探。
試探銅臺關內兵馬的強弱。
試探銅臺關內佈防是不是有缺陷。
遼國的廂軍和雜兵們衝到了銅臺關下以後,對銅臺關發起了猛烈的攻擊。
銅臺關城上,替換了精銳兵馬的大宋廂軍,跟遼國的廂軍和雜兵們展開了一場廝殺。
大宋廂軍,對上了遼國的廂軍和雜兵,並沒有輕易而據的取勝,反而打的十分的艱難。
他們經過了一番精簡,留下的雖然都是精壯,但他們中間大多數人沒經歷過什麼大戰。
遼國的廂軍和雜兵,雖然比起遼國的精銳兵馬差了不少,但他們卻長年奔波在戰場上。
特別是那些小部族湊出來的雜兵。
他們在族中,要面對狼蟲虎豹,為了讓族裡的婦孺們有東西吃,他們需要不聽的跟野獸廝殺。
為了能及時繳納夠遼國所需要的貢利,他們需要不停的去涉險。
到了遼皇耶律隆緒帳下以後,還得經常被派去充當炮灰。
可以說,他們一直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戰鬥力自然不差。
他們雖然是雜兵,可是論起個人勇武,並不輸給遼國的精銳。
他們跟遼國精銳差的,不過是一些戰陣之道,以及鋒利的兵刃和堅固的盔甲而已。
遼皇耶律隆緒跨坐在馬背上,遙遙的關注著銅臺關的戰事,看到了銅臺關上的宋兵被壓著打以後,略微沉吟了一下,吩咐道:“告訴劉慎行,讓他率領著遼興軍加入進去……”
隨著遼皇耶律隆緒的領命傳達下去。
遼興軍節度使劉慎行,率領著遼興軍加入到了戰場。
隨著遼興軍的加入,銅臺關上抵禦遼兵的大宋廂軍將士,明顯的感覺到了巨大的壓力。
曹瑋在看到他們不敵的時候,果斷調遣了禁軍中的一萬弓弩手登上的城牆,幫忙守城。
有一萬禁軍弓弩手幫忙,敵人歹給大宋廂軍將士的壓力頓時削減了不少。
遼皇耶律隆緒在看到了他派遣出去的遼興軍剛取得了上風,就被人鎮壓了以後,立馬下令道:“鳴金收兵……”
樞密承旨,快速的去傳達了遼皇耶律隆緒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