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才會有‘我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米都多’,‘我走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都多’,‘你一個後輩,懂什麼’之類的話流傳出來。
許多長輩在教訓後輩的時候,總是喜歡將這些話拿出來說。
他們總覺得,後輩再好,也有不如自己的地方。
呂夷簡也是被這種思維影響了。
如今曹瑋幫他揭開了遮擋在眼前的葉子,他才發現,這一類的話,似乎應用不到寇季身上。
以寇季如今的身份,他以後只要不瞎折騰,安安穩穩的進內廷,那是輕而易舉的。
以大宋上下如今的進取心,只要不出意外,大宋變強,那是必然的。
大宋在寇季手裡變強,即使寇季什麼也不做,那也有他一份功勞在。
他若是到了寇準如今的年齡,選擇功成身退。
那名聲直逼現在的寇準,也是必然的。
寇準能成為萬人敬仰的聖賢,他為何不能?
呂夷簡心裡已經認可了曹瑋的話,嘴上卻不願意服輸,“我擔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期間,我大宋國庫充盈,百姓富足,還開拓出無數疆土。
我呂夷簡也不輸給他們祖孫。
功成身退而已。
誰不會?
等我大宋收復了燕雲,等我六旬以後,我也選擇請辭。
到時候他們寇氏祖孫成聖做祖,自然少不了我呂夷簡。”
呂夷簡瞥向曹瑋,“倒是你,一輩子也沒有機會跟我們比肩而行。”
曹瑋橫了呂夷簡一眼,譏諷的道:“你跟寇公比,那是你有進取心。可你跟寇季一個後輩比,你不嫌害臊嗎?”
呂夷簡十分淡然的道:“你都說了,寇季如今的身份地位,已經能跟我平起平坐了。我為何不能跟他比?朝堂之上,又不是說誰年齡大,誰就厲害的。”
呂夷簡用曹瑋的話懟曹瑋,曹瑋愣是被懟的一句話也說不出口。
曹瑋惡狠狠的瞪了呂夷簡好幾眼,才哼哼道:“先打贏眼前這一場仗再說吧。你呂夷簡是成聖做祖,還是遺臭萬年,全憑眼前這一場仗決斷。”
呂夷簡瞪了曹瑋一眼,道:“你只管在前面打仗,後面的冷言冷語,自有我幫你擋下。我呂氏若是好欺負,也不會一門兩宰。
若是有人膽敢興風作浪,毀我呂氏的名聲,那我就敢讓他九族盡誅。”
曹瑋二話不說,十分果斷的恭維道:“呂相威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