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州境內的百姓,世代以忠勇之人自居,也以世代忠勇自豪。
如今出了一個不忠不孝的領頭人,他們心裡憤怒之餘,自然會產生厭惡。
寇季怒斥之餘,繼續開口道:“老太君開口,我自然給老太君一個面子,我給你兩條選擇。折繼宣活,折家交出府州,交出折家軍,舉家搬到汴京城。折繼宣死,折家可以繼續居於府州,由折繼閔繼任知府州事,從今往後,無朝廷調令,折家軍不許出府州,折家軍兵額,裁減五成。”
折劉氏聞言,渾身巨震。
府州城門口所有人,一臉驚愕。
寇季開出的條件中,無論那一條,對摺家而言,都是傷筋動骨。
楊家老太君驚恐的看向了寇季,“寇小子……”
寇季對楊家老太君沉聲道:“老太君,你身處在汴京城,應該明白。如今的朝廷,已非昨日的朝廷。折家現在若不決斷,留給折家的就只有死路一條。
縱然我今次放過了折家,折家也逃不過一劫。
魏王府一脈、高家,朝廷尚可以不留餘地的下手,更何況是折家。”
皇室宗親,開國功勳之後,朝廷都可以毫不猶豫的下狠手。
折家雖然功勳卓著,但身份上比不過皇室宗親,功勳上也比不上高家。
別看高家的人唯利是圖,但高家的功勞,卻不比折家弱。
高家可是擁有滅國之功的。
折家卻沒有。
寇季的話提醒了楊家老太君,楊家老太君心中哀嘆了一聲,閉上了眼睛,沒有再言語。
折繼宣的愚蠢,將折家逼到了絕路上。
若是折繼宣沒有違背朝廷的調令,踏踏實實的一心為朝廷做事。
或許朝廷可以念在折惟忠剛死的份上,暫時不為難折家。
可折繼宣偏偏沒有遵從朝廷的調令。
在朝中上下都在大力的肅清朝堂的時候,折繼宣此舉,就是一個致命的把柄。
誠如之前寇季所言。
折家忠勇不假,可比折家忠勇的人多了去了。
朝廷對那些人都下得了手,為何對摺家下不了手。
朝廷不會因為你的忠勇,放棄你這個阻礙朝廷發展的眼中釘存在。
寇季提出了兩個條件,確實是折家唯一能繼續富貴下去的兩個條件。
寇季確實給了她面子,給了折家兩條活路。
寇季和楊家老太君的對話,一字不落的聽進了折劉氏的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