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如今不到數十年,就已經到了無武人可用的地步了。
繼續推行重文抑武的祖制的話,大宋還能傳承幾代?
趙禎沉默了許久,側頭看向寇季,“四哥,你說說,重文抑武對嗎?”
遇事不決、心有疑惑,詢問寇季,這是趙禎潛意識裡的想法。
趙禎覺得,不論他心生出怎樣的疑惑,寇季都能幫他解答。
寇季聽到了趙禎的話,略微愣了一下。
寇季沒有急著回答趙禎的問題,而是沉吟道:“官家為何會提起此事?”
趙禎坦言道:“如今朝廷能用的武臣,稍微用一下,就已經捉襟見肘。朕怕繼續推行重文抑武的策略,會出現無人可用的局面。”
寇季嘆了一口氣道:“太祖和太宗,定下如此祖制,是為了防止武人作亂。”
趙禎點頭道:“朕知道……可太祖和太宗定下了如此祖制,是為了讓我大宋順利的傳承下去。可若祖制影響了我大宋的傳承,甚至有可能會成為我大宋滅國的禍基,你覺得還有留著的必要嗎?”
這話也只有趙禎敢說。
其他人若是說這話,被人聽到了,會被拉出去一刀一刀割死。
趙禎既然將話說破了,寇季也就不藏著掖著。
寇季坦言道:“太祖和太宗,皆經歷過十國時期,武人作亂。甚至武人作亂的危害有多大。所以定下這樣的祖制,也能理解。
但太祖和太宗二人,只想著防備武人,卻沒有想過,若是朝廷沒了武人,大宋能不能生存下去。
他們也沒有想過,在勾心鬥角、在權謀爭鬥上,武人根本不是文人的對手。
重文抑武的政令推行到最後,結果就是武人不出,朝廷淪為了文人的一言堂。
但朝廷淪為了文人的一言堂,真的是好事嗎?”
趙禎果斷搖頭。
從他登基到現在,遇到的大部分麻煩都是來自於文人。
武人有亂社稷之危,文人則會絆住大宋崛起的腳步。
無論是武人,還是文人,掌控朝堂,都會出現弊端,大的弊端。
所以朝堂之上,有文臣,也得有武臣。
趙禎嘆息一聲,“有沒有兩全其美的解決辦法?”
寇季思量了一下,給出了一個最快解決問題的辦法,“朝廷該重視一下武舉。同時,兵動將不動的政令,也該更改一下。”
趙禎盯著寇季,靜等寇季的解釋。
寇季繼續說道:“重視武舉,是為了給武臣們當中增添新的血液。唯有新的武臣不斷的加入,朝堂上兵事的話語權,才能不被武勳們所掌控。
朝廷調兵遣將的政令,存在著很大的弊端。
每到任期,領兵的將領不動,反而是麾下的兵馬頻繁的更替,這對朝廷而言是一個負擔,也是一個禍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