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約中有十三則條規。
我記憶力有些差,只記得其中五條。”
中年人一邊審閱著文書,一邊狐疑的問道:“為何不直接找大宋朝廷討要一份呢?”
安子羅一愣,臉上露出了一絲苦笑,“總覺得自己在做什麼虧心事,所以不敢聲張。”
中年人放下了手裡的文書,目光略微有些深沉的盯著安子羅道:“國與國之間的交往,不僅僅只有陰謀詭計,有時候得大氣一點。
就拿這盟約說。
大宋既然敢拿出來,那就不怕被人看,你問他們討要一份,他們也不會拒絕。”
安子羅趕忙拱手道:“學生受教了……”
中年人點點頭,將文書遞到了安子羅手裡,十分認真的道:“想出這份盟約的人,是個人物。小小的一紙文書,不僅幫大宋安撫了四邊,還能幫大宋獲得無數的好處。”
安子羅聞言,沉吟道:“大宋的各番屬,包括我們,也得到了無數的好處。”
中年人緩緩點頭,感慨道:“這就是這份盟約的厲害之處。簽訂了這份盟約以後,大宋的各番屬和大宋皆能獲得好處,這是一個雙贏的局,所以很難有人拒絕。
我若所料不差的話,除了遼國以外,其他的各國,皆不會拒絕簽訂它。”
“遼國……不會籤?”
安子羅意外的發問。
中年人點頭道:“不錯,遼國不會籤。因為盟約中的許多條規,皆是以大宋為主。遼國若是簽訂了這份盟約,就等於向大宋低了頭,遼國怎麼可能向大宋低頭呢?
此外,盟約中有一則條規中,隱藏著殺機。
我能看得出來,遼國的使臣當中,自然也有人看得出來。
所以遼國絕不會簽訂這一份隱藏著殺機的盟約。”
“殺機?”
安子羅皺起了眉頭。
安子羅還真沒看出來。
王曾等人在盟約中隱藏的殺機,都十分的巧妙,安子羅雖然自幼苦學漢話,但終究不是一個宋人,身處的地方也不是宋地,在周遭的各方面因素影響下,他的學問十分有限。
比大宋一些讀書人都不如,更別提跟王曾等人比了。
王曾等人設下的殺機,他自然看不出。
中年人將其中一則條規指給安子羅看,並且細細的給安子羅分析了一下其中隱藏的殺機。
安子羅聽完以後,眉頭皺成了一個川字。
安子羅沉聲道:“我還以為大宋朝廷此次是在大發慈悲,沒想到卻用心險惡。”
中年人瞥了安子羅一眼,失笑道:“這才正常。”
安子羅疑惑的看著中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