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季一點兒也不知道,被拘禁的風險,從他身邊擦肩而過。
他回到了府上以後,揣測不安的待了兩天。
生怕趙禎會因為他說趙恆壞話的事情,出手教訓他。
可是等了兩天,也沒有等到趙禎教訓他的旨意。
只等到了趙禎改判賈昌朝改任國子監博士一職的訊息。
寇季得到了這個訊息以後,鬆了一口氣。
趙禎改判賈昌朝,說明他的話,趙禎聽進去了。
賈昌朝此人,也算是北宋的一位名臣,官至參知政事。
是一個十分有學問的人。
我國第一部多音多義的手冊,就是由他主導編撰完成的。
也就是字典的雛形。
此人學問不錯,但是為官比較偏私。
在為官期間,在政務上並沒有太大的建樹,好的壞的都沒有。
倒是在文學上面,頗有建樹。
此人就是寇季在跟趙禎講述的過程中,用作舉例的那個不好治理政務,獨好學問研究的典範。
此人對朝廷而言,可有可無。
但在文學研究,以及教化傳播方面,卻是一位大才。
此人就不應該出現在朝堂上搞政治,他應該待在國子監、太學裡,精研文學,推廣多音多義的手冊。
若是他能在多音多義手冊方面多下一些工夫,說不定能弄出一本囊括了所有文字的字典。
有了字典,大宋朝大興教化之道,就方便多了。
字典對識字的幫助有多大,寇季可是親身體會過的。
若是能結合著字典、角音等創出拼音,那推行教化,就更方便了。
如此一位大才,明明可以幫文化的推廣做出巨大的貢獻,卻非被拉去搞政治,在朝堂上渾渾噩噩的度日,簡直是在浪費人才。
趙禎在得到了寇季的提醒以後,能果斷將此人安排到國子監,就說明趙禎已經看到了此人身上的閃光點。
此人若是能儘早研究出字典的雛形,寇季不介意做一些引導,讓他編撰出一本真正的字典。
他若是編撰出了字典,那所獲的功德、名聲,遠比他出任參知政事要多得多。
往後千年、萬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