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百姓被屠戮一空?”
滿朝文武,聽到了王曾的話,眼睛一下子就亮了。
河西沒人了,這代表什麼?
代表河西之地,有數值不清的無主之地,代表著無數的利益。
幾乎在一瞬間,滿朝文武的心思就活絡了起來。
武臣們惦記著河西的土地,文臣們惦記著河西即將設立的官位。
“不知朝廷打算如何治理河西之地?”
有官員出聲疑問。
呂夷簡答道:“寇吏部和李公遞給朝廷的公文中提到,朝廷可以將河西設為一道,可以將西涼城設為府城。轄下數州,依照地域大小,分別設州衙門、縣衙門。
我跟官家,還有王相商討過,覺得寇吏部和李公的提議十分妥當,準備按他們說的辦。”
滿朝文武聞言,眼睛更亮了。
朝廷多設立一道,那就等於多了無數的官位。
文臣們可以爭取爭取安撫使、轉運使、常平使之類的高官職,他們門下的門人,可以爭取爭取知州、知縣等官職。
武臣們可以爭取爭取河西道兵馬總管等職位,朝廷若是在河西設立一軍的話,還能爭取爭取節度使、指揮使、團練使等職位。
可以說,光是河西的官職,對滿朝文武而言,就是一場饕餮盛宴。
“河西之地,已經沒了百姓……朝廷在河西設立的各級衙門,去管束誰,又該如何治理?”
張知白沉吟著問道。
呂夷簡坦然道:“寇吏部在民夫們當中拉攏了一些人,此外還有一些俘虜和歸附部族的人,朝廷隨後會將一些罪囚,發配到河西去,充實河西的人口。”
“俘虜和歸附部族的人,可算是我大宋子民?”
“此事寇吏部在文書中提到過,寇吏部聲稱,俘虜乃是罪於我大宋之人,需要勞作贖罪,看其表現,再定奪他們的身份。
至於那些歸附部族的人,也得看其表現,再決定要不要將他們錄入我大宋的民籍。”
“……”
滿朝文武瞭解清楚了這些,沒在開口。
他們對目前河西的現狀很滿意。
對於寇季處理那些俘虜、歸附部族的人的方式,也很滿意。
沒有人傻愣愣的在朝堂上講解什麼仁義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