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季等於是送了種世衡、西寧州守將一樁潑天大功。
難怪寇季信心十足的說,能調動種世衡在清澗城的兵馬。
只要種世衡不傻,一定會率軍出擊。
至於無中樞令,擅自出擊的罪責,天子劍可以幫種世衡承擔一半。
剩下的一半,僅憑種世衡的身份,就能擺平。
種世衡出身儒門,被大宋的文臣們稱之為儒將。
是大宋武臣當中,為數不多的幾個不會被文官們噴,還會被文官們稱讚的武臣之一。
文官們在得知了種世衡建立的潑天大功以後,一定會想盡辦法幫種世衡擺脫身上的麻煩。
然後藉著種世衡儒門出身的身份,大肆誇讚儒將如何如何了得。
藉著種世衡,奚落那些武臣們。
如今寇季請他以便宜行事之權,調遣種世衡,那種世衡身上的麻煩就徹底沒有了。
種世衡可以放心的出兵,安心的領功勞,耐心的等著朝野上下稱頌他。
李迪想通了寇季的謀劃,由衷的讚歎道:“當真是好算計……無論瓜州、西涼的戰事成與敗,我大宋都不會虧……”
李迪瞥了寇季一眼,感嘆道:“你可是送了種世衡一樁潑天的大功勞,有了這樁功勞,種世衡以後出將入相,不在話下。”
寇季淡然笑道:“我所作的一切,都是為了大宋。至於誰得了功勞,我其實不怎麼在乎。”
李迪緩緩點頭。
他知道寇季不是在說假話。
因為寇季不僅這麼說了,而且還這麼做了。
“罷了……老夫就跑一趟清澗城……”
李迪長嘆了一聲道。
不經過中樞,調遣兵馬,特別是調遣重兵,可不是一件小事。
不是誰一封手書送過去,領兵大將就得遵從的。
即便是趙禎要調遣汴京城以外的兵馬,也得出具玉符才行。
大宋可是有一套十分嚴苛的兵馬調遣制度的。
李迪唯有親自出面,親赴清澗城,才能動用便宜行事之權,調動種世衡兵出清澗城。
寇季對李迪拱手一禮,“那就有勞李爺爺了……”
李迪緩緩點頭,遲疑道:“老夫腿腳不靈便,若是在路上耽誤了時辰,會不會誤了你的事?”
寇季笑著搖頭道:“調遣種世衡的兵馬,不過是為了給西夏兵馬施壓而已。只要我們在西域的兵馬沒有耗盡,都不會遲。
況且,我還請了一支援軍在大雪山東口候著……”
李迪沉吟道:“青塘兵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