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季出了帳篷,入眼就是一片藍。
水天一色。
湛藍的青海湖,出現在了寇季眼前。
寇季眼中的青海湖,遠比後世看過的青海湖要大,大了數倍。
寇季能從青海湖上清晰的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
千年的演變,讓青海湖小了數倍。
千年的穿梭,又讓青海湖大了數倍。
水底、水面,魚鳥成群。
它們似乎不怕人。
反而更親近人。
當青塘人湊到湖邊的時候,那些傻傻的魚兒,會主動湊到他們面前。
青塘人只需要用刀背一拍,就能活得一條美味的大魚。
許多人都湊在了湖邊拍魚。
寇季卻沒有去。
青塘人拍到了魚,會愉快的將魚烤熟了吃。
大宋的民夫們,拍到了魚,會將魚做成魚湯。
兩種吃魚的風格,形成的鮮明的對比。
讓人覺得意外的是。
湖裡的魚明明很傻,隨手可取。
青塘人,以及大宋的民夫,卻沒有過度的捕撈。
他們僅僅取了幾條以後,就心滿意足的開始烹飪了起來。
寇季不由的想起,大宋似乎有明文規定的環境保護法。
砍柴、狩獵、捕撈、開礦,似乎都有一定的限制。
就拿砍柴而言。
春天是禁止入林砍柴的。
可以撿枯枝,卻禁止砍伐樹木。
嚴苛的地方,甚至禁止春天入林。
而此類的條文,可不是在大宋就形成的。
而是從秦漢時期傳下來的。
由此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