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一提的是,在寇準十人挑出的十篇文章內,並沒有什麼達官貴人們家裡的子弟。
這也算是朝廷科舉的時候,一個不成文的規矩。
朝廷在科考的時候,只要是文采卓然,品性絕佳的讀書人,皆有機會被取中進士。
但是一甲進士中,卻很少有達官貴人家裡的子弟。
一是為了向天下人彰顯朝廷在科舉的時候做到了公平、公正。
二是為了取中真正的有才之士,為朝廷所用。
雖說朝廷這麼做,已經失去了公平、公正。
但這卻是天下百姓們想要的公平、公正。
試想一下。
若是朝廷取中的一甲進士,皆是達官貴人們家裡的子弟,那天下間的百姓怎麼看?
不論其中有沒有舞弊,天底下的百姓,都會覺得有舞弊之嫌。
達官貴人家中的子弟,固然享盡了榮華富貴,但是他們失去的也有很多。
李迪覺得寇季玩弄人心,十分可怕。
可論起玩弄人心,寇季又哪裡比得過朝廷?
寇季玩弄人心,叫做計謀。
朝廷玩弄人心,叫不成文的規矩。
趙禎在寇準的幫襯下,定立了狀元、榜眼、探花。
隨後又幫前十名中的第四名、第六名、第八名、第十名,調換了一下位置。
別小看這小小的調換名次,雖說對考生們仕途影響不大。
但恰恰是皇權的體現。
普天之下。
唯有趙禎一人,有資格幫前十名,調換名詞。
餘者,也只能揣測著趙禎的心思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