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迪聞言,盯著寇季質問道:“什麼壞處?老夫看到的那些奏摺裡,處處羅列的皆是好處。老夫認真審閱了一番他們的奏摺以後,發現他們說的皆有理,並沒有什麼壞處。”
寇季失笑道:“他們想要朝廷廢除官員乘轎,自然不會講出此舉的壞處。”
李迪微微眯起眼,沉吟道:“可老夫也沒有發現此舉有什麼大的壞處。唯一的壞處就是,廢除了乘轎以後,老夫這些老臣以後要外出,恐怕要困難一些。
但這也僅僅是老夫等人承擔了壞處,並沒有牽連到太多人。”
寇季搖頭笑道:“那您可就錯了。”
李迪盯著寇季,目光中充滿了詢問的神色,卻沒有說話。
寇季感慨道:“朝廷若是真的順應了他們的心思,廢除了乘轎。能得到好處的,恐怕只有那些上書的官員。他們會藉此,攬足了名利。
可事實上呢?
朝廷廢除了乘轎以後,大宋上上下下就真的沒有以人為畜的事情了?”
寇季搖著頭,自問自答道:“恐怕不能……”
寇季盯著李迪,繼續說道:“朝廷真要是廢除了乘轎,除了那些上書的人獲利以外,其餘人,皆是受害者。似您、我祖父、王公等一眾老臣,若是沒了轎子驅使,出行的時候就只能藉助車馬。
可您幾位已經上了年紀,若是出門公幹,乘坐車馬,一路舟車勞頓,到了地方以後,不等辦差,自己先病倒了。
到時候哪還有力氣辦差?
您幾位處理的政務,皆是關乎到數萬萬人性命的大事,僅僅為了憐憫幾個轎伕,耽誤了數萬萬人性命的大事,明顯有些得不償失。
朝廷廢除了乘轎,對那些轎伕也不是什麼好事。
那些個上書的朝臣們,只看到了其他朝臣們把轎伕當成牛馬驅使,可卻沒看到,正是因為有其他朝臣們把轎伕當作牛馬驅使,才給了他們一份生計。
讓他們藉此養活了一家又一家人。
能做轎伕的,手上皆有一些力氣,抬轎子也有一些絕活。
似健步如飛,轎中杯盞裡水波不興的絕活,更是花費了很長時間練就的。
有些人可能要花十幾年,才能練就這麼一手絕活。
若是朝廷廢除了乘轎,他們練就的絕活,也將無用武之地。
同時也會失去生計。
沒了生計,讓他們怎麼活?
讓他們一家家的老弱婦孺怎麼活?
去碼頭上抗大包?
還是去城外種田?
汴京城抬轎的轎伕,數以萬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