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亨走後,寇季沒有出門,在四君園陪著向嫣一起,檢視了一下寇府的賬本,盤點了一下寇府一年的收穫。
寇府家大業大,寇準不理寇府的事務,寇季就得跟向嫣一起,打理府上的一些生意、田產。
到了年底的時候,必須核算一下各鋪面的生意、田產的收支情況。
府上各大管事的辦事能力,也得稽核一番。
能者上,庸者下。
該賞的賞,該罰的罰。
唯有如此,才能讓寇府的家業繼續繁榮下去。
事實上如今寇府的家業,大多都是向嫣在打理,寇季頂多幫向嫣打打下手。
當然了,寇季之所以待在府上不出去,不是因為他鹹魚。
而是因為他在等張元的訊息。
僅僅過了兩日。
張元再次找上了寇。
書房裡。
張元激動的道:“小少爺,小人跟那些藩屬的使節們談妥了。按照他們提出的交易方法,咱們第一批交易的馬匹數量,有一萬多匹,其中上好的良馬一千五百匹,良馬兩千五百匹。”
由不得張元不激動,一萬匹馬中,能充作戰馬的馬匹,足足有四千匹,皆是精良戰馬。
寇季可以藉此讓四千步卒變成四千輕騎兵,也可以藉此將兩千步卒變成精騎兵。
剩下的六千匹馬質量雖然一般,但是販賣到了大宋以後,發賣到民間,一樣可以獲利。
青塘人、回鶻人雖然提高了良馬的價格,但是質量一般的馬匹的價格卻沒有提高,不僅沒有提高,反而還降低了一些。
大概是覺得,碰上張元這種高價收購羊毛、棉花的冤大頭,不能一次坑慘,要留著慢慢坑。
張元原以為,寇季聽到這個訊息會高興,卻沒料到,寇季非但沒有露出高興的神色,反而皺起了眉頭。
張元臉上激動的神色一僵,小心翼翼的問道:“小少爺,您不滿意?”
寇季擰著眉頭道:“還是太少……”
張元愕然道:“還少?”
寇季看向張元道:“從青塘、甘州等地,把馬運送到保州,不能經過東平路、西平路。所以馬匹要運送到保州,就得繞道。
繞道運馬的話,一來一去,要耗費數月。
一年運送三次,就撐死了。
一次運送四千匹良馬,一年三次就是一萬兩千匹。
三年就是三萬六千匹。
三萬六千匹,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