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娥憤憤不平的道:“爾等今時今日的所作所為,是在為官家盡忠嗎?”
寇準沉聲提醒道:“太后這話說的太重了,老臣等人承受不起。太后若是覺得老臣等人有不臣之心,儘管指出來,老臣等人必然脫去官服,摘掉官帽,掛印而去。”
寇準話音落地,滿朝文武齊聲道:“臣等附議。”
“噗通~”
劉娥癱坐在了座椅上,臉色慘白。
劉娥很想指著寇準,指著李迪,指著所有跟她作對的人,高喊一聲。
爾等都是不臣之人。
可她不敢。
她真要是這麼喊了。
滿朝文武都會拂袖而去。
到那個時候,別說她自削後位了,就算她挨個上門去求人家回來,也不一定能把滿朝文武都請回來。
良臣擇主而侍。
不是所有的官員,都能像是李迪那樣,縱然對趙恆失望透頂,去意已決,也能在朝廷需要的時候,重新出現在朝堂上。
西夏、遼國,對大宋朝堂上的這些官員,一直保持著求賢若渴的狀態。
這些年對大宋失望透頂,叛出大宋的官員不在少數。
劉娥最終還是服軟了。
在百官們近乎逼宮的方式下,服軟了。
她並非男兒身,也不是官家,沒辦法表現出帝王才能表現出的霸氣。
更沒辦法讓百官們心甘情願的臣服於她腳下。
自然也沒辦法下狠手處置百官。
“哀家不會自消後位,哀家要留著後位,護著官家,餘者,隨了你們。”
劉娥說出這句話以後,似是被抽空了力氣,她對郭槐擺了擺手,在郭槐攙扶下,落魄的離開了垂拱殿。
徒留下百官,面面相覷,不知道如何應對。
向敏中、丁謂、李迪、王欽若等一幫子重臣,目光一下子落在了寇準身上。
滿朝文武,有資格對劉娥出手的,唯有寇準一人。
御史大夫當即對寇準拱手道:“如何處置太后,還請太師定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