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一位風雲人物。
若不是已經死了,寇季還真相找機會一睹其風采。
寇季瞧著向敏中手裡的酒壺,感慨道:“這麼珍貴的酒,用來招待小子,是不是糟蹋了?”
向敏中晃著腦袋,低聲道:“不糟蹋,不糟蹋。”
此物若是落到了真正的愛酒之人手裡,自然會當成寶貝一樣存著。
但它落在向敏中手裡,註定要為政治服務。
向敏中表現的這麼熱切,寇季要是還猜不出他的用意,那就沒必要再待在汴京城了。
必然是寇季今日在垂拱殿推舉向敏中擔任參知政事,讓這向敏中起了心思。
向老倌在朝堂上混跡多年,如今已經混到了擋住兒子前程的地步,早就生出了退意。
他屢次三番上書,請求乞骸骨,但是先帝沒有答應,不僅沒答應,還給他加了不少虛銜。
如今趙禎繼位,還沒有培養出自己的心腹,也沒有親政,自然也不會答應向敏中辭仕。
向敏中需要留下,給朝堂上那些老臣們做一個表率。
讓他們都看到,皇帝雖然換了,但是朝廷依然對老臣們很寬厚,藉此以安人心。
向敏中退是退不了了。
又不願意待著等死,那就只能進一步。
進一步走到權力的中心,不僅能手握權柄,攪動風雲,還能借此提拔自己的兒子。
以前他沒有機會,所以只能在府上乾等著。
如今寇季推舉他擔任參知政事,給了他一個機會,讓他看到了希望,他自然不願意錯過。
原本他想自己謀劃的,但他跟兒子兩個人仔細推論了一番以後,發現他門下的那些門生,還不足以把他推上參知政事之位。
他那些門生故舊,在他離開了中樞這些年以後,不是投靠了丁謂,就是依附了寇準,能不能成為他的助力,那還兩說。
而此次參知政事人選推舉,已經隱隱變成了一相一後在較勁。
誰贏了,誰就能在朝堂上掌握更多的話語權。
兩個手握大權的龐然大物在較勁,向敏中要是插進去,非但不能奪到權,反而有可能被擠死。
向敏中想要在兩個龐然大物中間,安然的取走參知政事的位置,就需要有人幫忙。
而能幫他的人,就是寇季。
他之所以挑中了寇季,有三個原因。
其一,寇準在這一次參知政事人選的推舉上,並沒有表現出強烈的爭奪慾望。寇準是何心思,向敏中大概也能猜到。
那就是誰上都行,唯獨劉娥的人不行。
也正是因為如此,向敏中爭奪參知政事的位置,跟寇準並不起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