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奏請寇準讓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職位,只是一步閒棋。
他們的最終目標,應該是參知政事的位置才是。
果然,等寇準的話剛剛落地,就聽丁謂奏請道:“那參知政事之位,是不是應該論一論?”
劉娥搶先一步,道:“準……”
寇準思慮了一下,也點頭道:“準……”
丁謂抱著朝笏,拱手道:“臣以為,三司使呂夷簡為官多年,政績卓著,當晉為參知政事。”
林特、曹利用二人出班,表示贊同丁謂的說法。
隨後,劉娥的黨羽皆出班表示贊同。
寇季一瞧,這是要推呂夷簡上位。
他準備開口阻攔。
呂夷簡是劉娥的人。
他要是入了內庭,成了參知政事。
那劉娥在內庭就擁有了兩個席位。
再加上劉娥自己,三個人一起對付寇準的話,寇準會很吃虧。
然而,寇季還沒有開口,李迪率先出班奏請道:“臣以為,刑部尚書王曾,當晉為參知政事。論資歷、論功績,王曾都不弱於呂夷簡。而王曾此前又出任過參知政事。眼下官家年幼,應當需要王曾這樣的老臣輔佐。”
李迪話音落地。
王曙等人紛紛出班表示贊同。
隨後,滿朝文武先後出班奏請,又推舉出了王欽若、李迪、王曙等人,參與角逐。
滿朝文武就參知政事人選,展開了一場討論,從早上一直討論到了中午,也沒討論出一個結果。
寇季站在原地權衡了許久,最終站出來,奏請道:“臣以為,參知政事人選,非左僕射向敏中莫屬。”
寇季之所以推薦向敏中,也是權衡再三以後的結果。
官員們推舉出來的人有王欽若、李迪、王曙、王曾、呂夷簡五人。
王欽若此人是個老狐狸,雖說他沒有投靠劉娥,可他上位以後,難保不會在趙元儼支援下,成為朝廷裡的另外一個山頭。
王欽若本就跟寇準不對付。
若是讓他在朝堂上立了山頭,註定會成為寇準的對手。
寇準若是年輕,那倒也不用擔心他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