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季硬生生把後半句話吞進了肚子。
他不想告訴趙禎,大災之後,往往還會伴隨著瘟疫。
那才是最可怕的。
寇季在趙禎失神的時候,招來了一個軍卒,讓他速速把城外洪水退了的訊息,迅速告訴開封府,讓開封府速速張榜安民。
隨著洪水退了的訊息傳到了汴京城。
汴京城內人心終於安定下來了。
勞累了三天三夜的寇準、李迪、王曾三人,拖著疲憊的身軀,迎著趙禎回了皇宮。
寇季也跟著進了皇宮。
百官們齊聚在垂拱殿,開始商討災後的流民安置問題,以及災後的重建工作,還有糧價暴漲以後的問題。
其中有半數的官員認為,應當封鎖汴京城,把流民阻擋在城外,在城外開設粥棚,給流民一口飯吃。
然後,沒有然後了
流民們如何過冬,沒人提及。
似乎打算讓流民們自生自滅。
還有半數官員認為,應當放流民進城。
然後,沒有然後了。
流民進城以後,如何過活,如何安置,他們似乎沒有討論。
除了開設粥棚,讓流民們有一口飯吃,不至於造反外,其他的建議一概沒有。
也有人提議,讓流民們迴歸到自己各府各縣,再由朝廷撥款給各府各縣,採買糧食,供養流民一直到明年開春,春耕的時候。
總之,百官們眾說紛紜,有好有壞的。
卻沒有一項妥善的辦法,能夠合理的安置好所有的百姓。
有關於災後重建的問題,更是沒有多少人提及。
滿朝文武似乎覺得,在災後,給流民們一口飽飯吃就足夠了,其他的完全不需要在意。
他們安置在哪兒,住在哪兒,滿朝文武沒有一個人說。
最後就是否放流民入城的問題上,展開了激烈的爭論。
一部分官員認為,應該放流民入城,讓流民在汴京城裡自己找一個能落腳的地方。不然流民們待在城外,到了冬日會被凍死。
一部分官員則認為,不應該放流民進城,因為流民如果死在了汴京城裡,很有可能會帶來瘟疫。
雙方各執一詞,吵的你來我忘。
寇季提議道:“為何不在城外劃出一片地方,營造一些屋舍,供給流民落腳呢?”
此話一出,瞬間被滿朝文武的證論聲淹沒。
寇準、李迪、王曾三人,忙碌的三天三夜沒休息,被滿朝文武吵的腦袋直嗡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