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準坐在椅子上,抱著朝笏,淡淡的道:“廂軍是否裁撤,諸位可以漫漫議論,朝廷養了廂軍數十年,就不介意再多養廂軍幾年。
今歲的秋稅已經開始徵收,商稅也已經開始統合。
雖說錢糧還沒有入庫,但從戶部、三司呈報上來的賬目看,我大宋今歲依舊收支平衡。
這可是一件好事。”
趙禎登基的第一年,朝廷裁撤了提刑司,就已經做到了收多過支,如今過了近兩載,寇準居然說大宋今歲收支平衡,而且還說這是一件好事,很多人聽到這話,可能不理解。
但是滿朝文武卻能理解。
他們能理解寇準為何會說這是一件好事。
寇準這是把大宋對陣西夏、對陣遼國的戰爭支出也核算了進去。
去歲戶部、三司匯總賬目的時候,朝廷在戰爭支出上,虧空了整整五百萬貫。
對此一些主和派的官員還頗有微詞,。
今歲朝廷的盈餘,補足了去歲的虧空。
說明了朝廷今歲的盈餘,有整整五百萬貫,遠比趙恆在位期間任何一年都高。
同時也說明了,朝廷征戰了一年半載,花出去的錢,都賺回來了。
對朝臣們而言,這是什麼?
這是政績,這是可以吹噓的資本。
他們可以大言不慚的告訴百姓。
你們看,先帝理政期間,不聽我們的,導致國庫年年空虛。
官家登基以後,事事聽我們的話,國庫不僅沒有空虛,打了一年半的仗,所花費的錢財,全部都賺回來了。
這就是我們的能力。
滿朝文武齊齊躬身施禮。
“此乃太師理政有方,官家能得太師如此賢臣,為官家賀……”
“……”
一瞬間,拍馬屁的詞語,此起彼伏的在垂拱殿上響起。
弄得趙禎都有些不適應。
以為滿朝文武吃錯藥了。
自從他登基以來,滿朝文武就從沒有齊聲稱讚過誰。
即便是高處恭、種世衡、折惟忠三人在西夏建功立業,依然有人跳出來說酸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