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的憤怒不是衝著李昭亮去的,而是衝著丁謂。
丁謂在看到了李昭亮以後,腿都嚇軟了。
當他看到了李昭亮手裡拿著的東西的時候,徹底癱坐在了地上。
最後還是兩個文臣一路把丁謂架過來的。
等到滿朝文武到齊以後,寇準盯著李昭亮,緩緩開口,“你既然敲響了登聞鼓,官家就該受理你的案子。
你有何冤屈,只管訴來,自有官家,自有老夫,自有滿朝文武,自有天下萬民,為你申冤。”
李昭亮捧著信封,擲地有聲的道:“臣李昭亮,肯請官家為臣申冤,為慘敗在遼國手裡的十數萬將士申冤。”
百官們聽到這話,露出了一副果然如此的模樣。
百姓們聽到這話,轟隆一下炸開了鍋。
朝廷在丁謂回朝以後,就把李昭亮強行定為有罪之人。
百姓們為此沒少罵李昭亮。
如今聽到申冤的是李昭亮,他們怎麼能不驚訝。
寇準卻不在乎百姓反應,他盯著李昭亮喝斥道:“罪臣李昭亮,你既然活著,既然有冤,為何不盡早回京申冤,反而在外逃亡了一年半載?”
“有人派人半路伏殺臣!”
“誰?”
“臣所要狀告之人,參知政事,丁謂!”
李昭亮之所以沒供出劉娥,不是因為他不恨劉娥,也不是因為他害怕劉娥。
純粹是劉娥派人伏殺他的時候,他沒抓到活口,不好攀咬到劉娥。
要是他一口咬定是劉娥乾的卻拿不出證據,反而會壞事。
雖說魚遊可以幫忙作證,可魚遊那身子骨,恐怕熬不到汴京城,就會涼了。
所以,先咬住丁謂再說。
等到審丁謂的時候,再往劉娥身上引,才是正確做法。
此話一出,現場再次一片譁然。
寇準冷哼一聲,“肅靜!”
百姓們緩緩靜了下來。
寇準目光落在丁謂身上,“丁謂,你可要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