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給保州的廂軍家眷們分了些地,弄了一些衣服,廂軍們就有隨時聽從他差遣,幫他拼命的架勢。
朝廷在新收復的地方,按人頭,每個人發一百畝地,那他們還不為朝廷拼著性命的廝殺?
別覺得他們是叛賊、流寇、犯官就靠不住。
他們之所以會變成叛賊、流寇、犯官,那都是窮怕了,是被貧窮逼得。
如今眼看著人人都要成大地主了,他們要是還會反叛,那才奇怪呢。
偶爾有一兩個不安分,真正有野心的,估計也會被李迪掐死在搖籃裡。
沒有人是天生的壞人。
人之所以會變壞,那都是環境因素所致。
每一個壞人的背後,總有一段讓人無奈的曲折經裡。
如今朝廷給了他們重新做人的機會,給了他們天大的富貴,他們自然會以命相報。
曹瑋見寇季陷入到了沉默當中,就繼續說道:“雖然我大宋的兵馬在百姓的幫助下,變得牢不可破,但仍舊存在著變數。
戰場上的事情,瞬息萬變,不到最後一刻,誰也不能說贏。
所以為了避免西夏戰事出現頹勢,牽連到我大宋和遼國之間的戰事當中。
老夫必須速戰速決,儘早把遼人趕回上京城去。
如此一來,縱然西夏戰事出現反覆,我們也有足夠的兵力應對,不至於長期的陷入到兩線作戰當中。”
不等寇季開口,就聽曹瑋又道:“所以老夫決定親率一支兵馬,穿過飛狐口,突襲遼軍後方,打遼軍一個措手不及。”
寇季抿了抿嘴道:“可您留下我一個不通兵事的人守在保州城,萬一遼軍猛攻保州城,我也不知道如何應對啊?”
頓了頓,寇季認真的道:“你讓我率領幾千人,去給遼軍搗搗亂還行。可你讓我指揮十幾萬兵馬作戰,我根本不行啊。”
寇季也算是有自知之明。
在明白了曹瑋的意思以後,就果斷說出了他的顧慮。
宋遼雙方,幾十萬的兵馬鏖戰,可不是幾十個人湊在一起過家家。
這種戰事,不是說你看幾本兵書,又或者看一些軍事題材的紀律片,再或者研究一些經典戰役,就能指揮的。
如果指揮十幾萬兵馬作戰很容易,那麼歷朝歷代的名將,就不會那麼稀缺了。
諸如白起、韓信、霍去病等名垂青史的名將,那也是在從軍以後,在軍中廝混了不少日子,摸清了指揮軍陣的方式以後,才開始展現出自己領兵的才華的。
寇季沒從過軍,也沒研究過軍陣。
他不認為憑藉自己穿越者的身份,就能在戰場上縱橫無敵。
:。: